2010年3月31日,某企业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该材料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2010年3月31日,该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5000元,则2010年3月31日,该企业应做务处理为:()A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5000元B贷记资产减值损失15000元C贷记存货跌价准备15000元D借记资产减值损失15000元

2010年3月31日,某企业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该材料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2010年3月31日,该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5000元,则2010年3月31日,该企业应做务处理为:()

A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5000元

B贷记资产减值损失15000元

C贷记存货跌价准备15000元

D借记资产减值损失15000元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某企业2013年年末,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250000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有贷方余额20000元,该企业当年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A.20000B.30000C.50000D.70000

企业某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该期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002年12月31日某企业甲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0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000元。2003年12月31日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0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20000元。则2003年末应冲减甲存货跌价准备()。 A、10000元B、30000元C、0D、20000元

某公司2007年10月31日库存甲材料账面余额为8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5 000元;12月31日该批材料账面余额为8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8 000元,在此期间,甲材料没有发生购销业务。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包括( )。A.10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B.10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C.12月31日: 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 000D.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 000

2016年12月31日A存货的账面成本25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23000元。2017年12月31日该存货的账面成本未变,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6000元。则2017年末应借记存货跌价准备() A、3000元B、4000元C、1000元D、2000元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8年12月31日,企业A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2009年6月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上升,使得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95000元,企业在2009年6月30日应该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 A.20000B.15000C.5000D.10000

A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存货的期末核算,并运用备抵法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假设1997年年末该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000元,1998年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5000元;1999年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7000元;2000年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05000元。回答如下 83~86 问题:第 83 题 97年应该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元。A.10000B.20000C.-10000D.0

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的订货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存货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B.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C.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材料的售价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其售价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D.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某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假设2009年年末某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则2009年末,该企业应做账务处理为()。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B借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C贷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D贷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

某企业20×5年末A商品账面成本为3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5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有贷方2万元。该企业当年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A、20000元B、30000元C、50000元D、70000元

A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A种存货进行计价,并且用备抵法进行账务处理。 ①2006年末A种存货账面成本为52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48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②2007年末A种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数额为8000元。 ③2008年末A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已恢复到原账面成本以上,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问答题A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A种存货进行计价,并且用备抵法进行账务处理。 ①2006年末A种存货账面成本为52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48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②2007年末A种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数额为8000元。 ③2008年末A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已恢复到原账面成本以上,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单选题某企业20×5年末A商品账面成本为3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5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有贷方2万元。该企业当年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A20000元B30000元C50000元D70000元

多选题某企业有如下与存货相关的业务,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待出售的A原材料,资产负债表日的成本高于市价,按两者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B待售的B产品资产负债表日,成本高于市价,但因该产品已订立销售合同且按合同价计算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C专门用于生产D产品的C原材料,资产负债表日,C原材料的成本高于市价,但用C原材料生产的D产品未发生减值,因此未对C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D待售的F产品已腐烂变质,将全部F产品成本转入当期损益E已计提减值准备的X产品因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因素消失,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转回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多选题2010年3月31日,某企业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该材料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2010年3月31日,该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5000元,则2010年3月31日,该企业应做务处理为:()A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5000元B贷记资产减值损失15000元C贷记存货跌价准备15000元D借记资产减值损失15000元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A原材料成本为35万元,是为了生产B产品而持有的,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投人11万元,预计B产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原材料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A1B2C0D3

单选题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的订货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B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C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导致产成品的售价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其售价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D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单选题下列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金额以存货账面余额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为限C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应相互抵消D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原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那么即使该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低于其成本,也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多选题某公司2013年10月31日库存甲材料账面余额为8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5000元;12月31日该批材料账面余额为8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8000元,在此期间,甲材料没有发生购销业务。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包括()。A10月31日:借:管理费用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B10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C12月31日:借:存货跌价准备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0D12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0贷:存货跌价准备2000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10年12月31日,企业A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2011年6月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上升,使得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上升为95000元,企业在2011年6月30日应该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A20000B15000C5000D10000

单选题大洋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按照单项存货进行比较,按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12月31日,大洋公司存在一批用于生产A产品的A原材料,该原材料的成本为200万元,生产A产品至完工尚需发生成本100万元。如果该A原材料用于直接销售,市场价格为180万元,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10万元。该A产品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价款为300万元,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共计15万元。假定大洋公司并未对该产品签订合同,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存货的核算中,不正确的是()。A该批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85万元B该原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C该批原材料生产的终端产品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85万元D该批原材料应按照A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300万元为基础计算可变现净值

多选题某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假设2009年年末某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则2009年末,该企业应做账务处理为()。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B借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C贷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D贷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

单选题某企业共有两个存货项目:A产品和B材料,B材料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该企业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计算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不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是()。AA产品的市场售价BB材料的市场售价C估计销售A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D估计将B材料加工成A产品尚需发生的加工成本

多选题下列有关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有( )A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只能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C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对外销售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冲减资产减值损失D资产负债表日,对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只要当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就应将减计的金额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E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等于该材料的市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单选题2009年12月31日某企业A存货的账面价值为25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3 000元。2010年12月31 日该存货账面价值为25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6 000元。则2010年末应冲减A存货跌价准备 ( )A2 000元B3 000元C1 000元D0

多选题某公司2018年10月31日库存甲材料账面余额为8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5 000元,12月31日该批材料账面余额为8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8 000元,在此期间,甲材料没有发生购销业务。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有( )。A10月31日:借:管理费用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B10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C12月31日: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 000D12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 000

多选题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12月末原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12月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元B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金额为12800元C12月末甲材料的成本为13000元D12月末甲材料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