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多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唯深望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已。”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分不能混淆,东西之分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抉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分析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当时的什么政治主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多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唯深望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已。”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分不能混淆,东西之分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抉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分析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当时的什么政治主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参考解析

解析:(1)不对。欧洲富强之本在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材料一体现的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变化:由主张维新转向革命,说明孙中山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决心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3)因为清政府统治者对内实行专制和民族压迫,对外已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故要“民族革命”;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故要“政治革命”;而要解决革命后的社会发展问题,防止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中国出现,必须进行“社会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认识只在表象上,没有看到其根本在于欧洲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上,由过去的维新而转向革命,这说明孙中山认识的进步。孙中山被李鸿章拒绝后,感到和平改革之途已绝,依靠这样的政府,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3)民族主义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是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是社会革命。

相关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第 33 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问题: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治疗鼻塞流涕,应选用(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生痰之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问题:(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C.浏览阅读材料 D.设置学习目标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H A MA 量表的因子数量为(  )。单选A. 2B. 3C. 5D. 7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B.变化阅读的速度C.容忍模糊D.猜测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上述改进后的实验有哪些优点?(6分)(2)在平时改进化学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2分)(2)分析此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8分)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请补充表中I、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根据流程图,指出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要经历哪几个环节?(2)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什么要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思想品德课学习形成性评价用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请补充表中Ⅰ、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B、变化阅读的速度C、容忍模糊D、猜测

单选题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