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类土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 )m。A.<100B.100~200C.150~250D.200~400
Ⅲ类土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 )m。
A.<100
B.100~200
C.150~250
D.200~400
B.100~200
C.150~250
D.200~400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现场勘察时关于工作内容,下述()说法不正确。()A、选址与可研勘察阶段可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B、初勘阶段应初步查明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C、初勘阶段应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D、详勘阶段应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地基湿陷等级
关于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不正确。()A、初勘阶段勘探点深度应主要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B、初勘阶段,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取样C、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D、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应大于10m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单选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7-2001)(2009年版),下列关于特殊土取样的要求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对于膨胀土,在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取样间距可为2.0mB对湿陷性黄土,在探井中取样时,竖向间距宜为1.0mC对于盐泽土,初勘时在0~5m范围内采取扰动样的间距宜为1.0mD对于盐泽土,详勘时在0~5m范围内采取扰动样的间距宜为0.5m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平均厚度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单选题现场勘察时关于工作内容,下述()说法不正确。()A选址与可研勘察阶段可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B初勘阶段应初步查明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C初勘阶段应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D详勘阶段应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地基湿陷等级
单选题关于勘探点的深度,下列()说法不正确。()A初勘阶段勘探点深度应主要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B初勘阶段,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取样C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D详勘阶段,勘探点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应大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