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赫德就向清政府提出:要“认真改革方是最好的办法”,并且煞费苦心写了一份《更新节略》……拟出了具体“更新”的方案和措施。清政府……表示:“吾国现议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目……”。 ——摘自徐凤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新政”的一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如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1903年9月)、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办法……在另一方面,“新政”的整个精神则是赋予中国政治以更多的买办性。……当时所颁布的铁路章程和矿务章程,对于“华洋官商”都是一体“保护”。 “新政”的另一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以加重旧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为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兴军阀的最有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就衰微……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处等机构实际都在袁世凯掌握之中。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动机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政”,主要措施对清末民初历史变迁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赫德就向清政府提出:要“认真改革方是最好的办法”,并且煞费苦心写了一份《更新节略》……拟出了具体“更新”的方案和措施。清政府……表示:“吾国现议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目……”。
——摘自徐凤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政”的一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如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1903年9月)、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办法……在另一方面,“新政”的整个精神则是赋予中国政治以更多的买办性。……当时所颁布的铁路章程和矿务章程,对于“华洋官商”都是一体“保护”。
“新政”的另一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以加重旧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为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兴军阀的最有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就衰微……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处等机构实际都在袁世凯掌握之中。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动机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政”,主要措施对清末民初历史变迁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参考解析

解析:(1)应付严重的统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取悦帝国主义,巩固清王朝统治。
(2)新政主要措施对清末初历史变迁的影响有:1)“新政”使清末政治的买办性色彩更浓;2)捐税剥削加重,激起人民不断反抗;3)一些措施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传播;4)部分新军接受革命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5)新军阀集团产生,袁世凯势力崛起,使辛亥革命曲折发展,成为中华民国初年出现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和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重要原因。
(3)“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会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但其实行的许多改革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新政”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废除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军事改革使中国的军队建设向近代化演进。“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困境,反而引起人民更强烈的不满。而且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与其发动者的主观动机不一致。

相关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第 33 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问题: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治疗鼻塞流涕,应选用(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生痰之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问题:(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C.浏览阅读材料 D.设置学习目标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H A MA 量表的因子数量为(  )。单选A. 2B. 3C. 5D. 7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B.变化阅读的速度C.容忍模糊D.猜测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上述改进后的实验有哪些优点?(6分)(2)在平时改进化学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2分)(2)分析此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8分)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请补充表中I、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根据流程图,指出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要经历哪几个环节?(2)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什么要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思想品德课学习形成性评价用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请补充表中Ⅰ、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B、变化阅读的速度C、容忍模糊D、猜测

单选题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