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


参考解析

解析: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相关考题:

重庆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以及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全国三线建设主战场等区情、市情,其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发展领域在西部地区都具有显著的典型性。(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线建设为新世纪的重大国家战略()奠定了深厚的工业基础。 A、西部大开发B、经济特区C、自贸区D、高新区

在1963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决定从1963年起,再用三年时间继续调整。三年继续调整的后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发生了向战备倾斜的重大转变,()开始布局。A、三线建设B、西部建设C、东部建设D、中线建设

什么是三线建设?

新中国历史上的“三线建设”指什么?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区域战略的变化经历的阶段有()A、内地建设阶段B、三线建设战略阶段C、战略调整阶段D、沿海发展战略阶段E、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内地建设”、“三线建设”和“战略调整”这三个阶段主要区域经济政策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下研究机构(现名)中,()不是中国科学院在三线建设时期新建的研究所。A、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B、地球化学研究所C、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D、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于紧迫性的估计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三线建设”是中国()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A、产业结构B、生产力布局C、人口迁移D、经济平衡

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三线建设

单选题()是1964年由毛主席和党中央决策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A双线建设B四线建设C三线建设D多线建设

多选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区域战略的变化经历的阶段有()A内地建设阶段B三线建设战略阶段C战略调整阶段D沿海发展战略阶段E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问答题什么是“三线建设”?它对四川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问答题“三线建设”对四川的经济产业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单选题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在战略后方大规模进行了国防建设,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也带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举措被称为什么?()A三线建设B西部大开发C大后方建设D老西北建设

问答题新中国历史上的“三线建设”指什么?

问答题“内地建设”、“三线建设”和“战略调整”这三个阶段主要区域经济政策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

单选题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A执行“三五”计划B四个现代化的任务C三线建设的计划

判断题西宁钢厂、青海制药厂、青海铝厂等都是在中央决定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时搬迁到青海的大型企业。A对B错

多选题“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A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B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C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D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填空题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问答题什么是三线建设?

单选题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A西部大开发B备战建设C三线建设

填空题1964年,中央决定对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青海是国家确定的三线建设地区之一。

名词解释题三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