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貌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 )。A.1/5B.1/4C.1/3D.1/2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貌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 )。

A.1/5
B.1/4
C.1/3
D.1/2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第6.3.1条规定,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貌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1/2。

相关考题:

当煤矿存在下列情况()的,必须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 A.原勘探程度不能达到煤矿地质保障工作最低要求的B.井田内老窑或周边相邻井田采空区未查清的C.资源整合、水平延深、新采区或井田范围扩大时,原地质勘探程度不能满足煤矿设计要求的D.提高资源/储量级别或新增资源/储量的

油气田勘探是指在()的基础上打出油气井,在提供一定含油气范围的情况下,进一步掌握含油气范围内地质条件和含油气水性质等的勘探。 A、地质普查B、区域综合勘探C、整体解剖D、取心钻井

地震勘探在煤田勘探中主要应用为()。 A、控制煤层底板标高B、查明断层C、划分煤层合并与分叉区、无煤区D、解释陷落柱、圈定岩浆岩侵入范围

静力触探试验孔与附近勘探孔的距离( )A.不小于2mB.不大于20倍勘探孔直径,便于静探资料与勘探资料的对比C.不小于20倍勘探孔直径,且不小于2mD.不小于20倍勘探孔直径,且小于2m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1998),下列关于崩塌和岩堆详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向勘探线沿工程轴线方向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大于25mB.勘探深度一般在基础底面或开挖最低点以下3mC.应尽量利用附近的露头或初勘时的勘探资料D.勘探以钻探为主,辅以物探验证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 )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0.2~0.3B.0.1~0.3C.0.2~0.4D.0.2~0.5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详细勘探的最终成果资料是()A、储量计算表B、各种图件C、槽钻探资料D、地质勘探报告

为提高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为()。A、资源勘探B、补充勘探C、生产勘探D、工程勘探

为扩大井田范围而进行的勘探为()。A、资源勘探B、补充勘探C、生产勘探D、工程勘探

桩基础进行详细勘察时,下述()不正确。()A、对于端承桩和嵌岩桩,勘探点间距宜为12~24mB、当相邻勘探点露出的层面高差大于10m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C、对于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为20~35mD、地质条件复杂时的柱下单桩基础宜每桩设一勘探点

关于《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的适用范围,“规程”在范围规定中,下列()项目不属于规定范围。A、地质勘探工作设计B、地基基础工程C、地质勘探安全评价D、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的标准适用范围,不包括煤田、黄金、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核地质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孔又分为一般性勘探孔和()勘探孔两种。

单选题为提高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为()。A资源勘探B补充勘探C生产勘探D工程勘探

多选题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工程勘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倍B勘探点沿基坑边布置,其间距宜取15~20mC基坑周边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D厚度大于2m的素填土应按规程规定进行抗剪强度试验

填空题工程地质勘探孔又分为一般性勘探孔和()勘探孔两种。

单选题桩基础进行详细勘察时,下述()不正确。()A对于端承桩和嵌岩桩,勘探点间距宜为12~24mB当相邻勘探点露出的层面高差大于10m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C对于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为20~35mD地质条件复杂时的柱下单桩基础宜每桩设一勘探点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  )。A1/5B1/4C1/3D1/2

多选题根据《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B本标准运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除外)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C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的安全评价、管理D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的安全评价、 管理

单选题关于《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的适用范围,“规程”在范围规定中,下列()项目不属于规定范围。A地质勘探工作设计B地基基础工程C地质勘探安全评价D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平均厚度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单选题下列哪种勘探技术精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A地质勘探法B化学勘探法C钻井勘探法D地震物理勘探法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0.2~0.3B0.1~0.3C0.2~0.4D0.2~0.5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貌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A1/5B1/4C1/3D1/2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砂砾料、土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  )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0.2~0.3B0.1~0.3C0.2~0.4D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