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后张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预制梁放张后应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实测上拱值不宜大于()倍设计计算值。A1.2B1.1C1.05
单选题
后张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预制梁放张后应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实测上拱值不宜大于()倍设计计算值。
A
1.2
B
1.1
C
1.0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桥梁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提高现浇梁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 B、对预制梁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C、控制张拉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条件养护 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供货商提供的弹性模量值 E、预制梁应尽量延长存梁时间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4年A.提高现浇梁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B.对预制梁还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C.控制张拉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条件养护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供货商提供的弹性模量值E.预制梁应尽量延长存梁时间
预制拼装连续箱梁桥的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应根据张拉千斤顶长度、张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以及()计算确定。A、台座长度B、预制梁节段长度C、结构的预应力孔道长度D、锚夹具厚度E、钢绞线外露长度
关于钢筋混凝土桥梁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A.提高现浇梁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B.对预制梁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C.控制张拉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条件养护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供货商提供的弹性模量值E.预制梁应尽量延长存梁时间
预制梁板监理重点()。A、预制台座应坚固、无沉陷,台座间距应适宜,台底应根据设计设置反拱B、预留孔道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C、预应力张拉的全过程D、混凝土配和比及浇筑质量,张拉、吊运时的混凝土强度E、梁端封锚混凝土强度应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相同
跨度在30m及以上的钢梁,桥上线路应设置上拱度;对实测或计算挠度小于跨度1/1600或≤15mm时及连续梁的中孔,可不设上拱度。上拱度值一般按()A、现行最大活载(包括冲击)作用下实测弹性挠度的1/2;开行动车组区段,按动车组和普通客车实测平均挠度之和的1/2B、中-活载作用下为计算静挠度的1/2C、悬臂梁端部的上拱度可采用按2倍悬臂梁长度的简支梁计算挠度的1/2,自由梁(挂孔)的上拱度值,按简支梁设置D、连续梁的边跨按简支梁设置
单选题上行及混合式移动模架施工程序为()。A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B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C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D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安装内摸→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孔道压浆、封端
单选题现行铁路后张梁设计图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后张梁终张拉必须在梁体混凝土强度、龄期和()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A弹性模量B温度C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