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每周2~3次。这位老人便秘最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哪些?护理目标是什么?

问答题
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每周2~3次。这位老人便秘最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哪些?护理目标是什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王老伯腿部残疾,行走不便,日常生活处处需要家人照料,很少与外界接触。在照顾王老伯的过程中,家人感到缺乏社区的理解与帮助。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工作者可提供的综合性服务是( )。A.鼓励王老伯与外界交流B.协助家庭改造起居环境C.劝说王老伯家人保持平和心态D.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案例三:刘老伯今年7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需要家人照顾。他的老伴今年71岁,身体条件尚可,在家中独自承担照顾刘老伯生活起居的任务。家中平时只有两位老人,生活十分冷清。两位老人依靠微薄的退休养老金生活,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有几次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更谈不上照顾老人的生活了,只是每月按时寄回200元钱补贴老人的生活。最近,刘老伯的老伴外出锻炼身体时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需要卧床静养,两位老人在生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困难,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刘老伯及其老伴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刘老伯及其老伴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张姓老人年事已高,老伴10年前去世,有3个儿女。老伴去世后因找后老伴问题与儿女关系紧张,最终与后老伴共同生活近10年,但未办结婚手续。今年后老伴因与子女发生纠纷离老张而去,儿女也不管。老张现每月有退休金1000多元,两居室住房一套,看病可以享受公费医疗,自己本想去住养老院,但基本没有存款,而且全凭退休金支付又不够。请问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 )A.老张有从3个儿女那里获得赡养扶助的权利B.老张的3个儿女没有权利继承房产C.老张可以将两居室住房出租,“以房养老”D.老张的后老伴没有权利继承老张的房产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例行社区走访中,发现有位老伯常在街心花园默默发呆,小王主动与老伯交谈,得知他老伴刚刚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也没什么朋友,老是觉得孤单寂寞,小王在征得老伯同意后,开始为老伯提供个案服务。该服务对象来源属于(  )。A.外展工作B.本人求助C.个案访视D.社区转介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例行社区走访中,发现有位老伯常在街心花园默默发呆。小王主动与老伯交谈,得知他老伴刚刚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也没什么朋友,老伯觉得孤单寂寞。小王在征得老伯同意后,开始为老伯提供个案服务。该服务对象来源属于( )。?A.外展工作B.本人求助C.个案访视D.社区转介

(2016年)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例行社区走访中,发现有位老伯常在街心花园默默发呆,小王主动与老伯交谈,得知他老伴刚刚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也没什么朋友,老是觉得孤单寂寞,小王在征得老伯同意后,开始为老伯提供个案服务。该服务对象来源属于(  )。A.外展工作B.本人求助C.个案访视D.社区转介

徐老伯是一位军休老人。从部队退下来以后,他觉得在家的生活很单调,没有了精气神儿,不如在部队的生活丰富,所以在家时时都与老伴重复部队的岁月,久而久之,老伴也听厌倦了,徐老伯便变得沉默不语了。社会工作者在走访时发现了徐老伯的情况并决定介入他的个案。在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关键在于()。A.帮助徐老伯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心理关怀和精神服务B.缓和徐老伯与老伴的关系C.让徐老伯寻找生活的意义,珍惜现在的生活D.推荐徐老伯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正在带领一个独居老人小组,小组成员李奶奶谈到自己不久前去世的老伴时泣不成声。这时,谢大爷眼含热泪讲述了自己妻子去世时的感受和如何走出悲伤的经历。此时组内其他人也伤心落泪。这时社会工作者给予的回应中,最恰当的是()。A.“李奶奶,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B.“李奶奶,别哭了.谢大爷的老伴也去世了,他也非常悲伤。”C.“谢大爷,您别哭了,我们还是听李奶奶讲吧,她老伴去世之后一直非常悲伤。”D.“在座的爷爷、奶奶可能也有相似的经历,大家谈谈当时是怎么走出悲伤的。”

李大爷年轻时曾有过外遇,对老伴伤害很大。老伴在世时,儿女们照常每周都回来团聚,也常带物品回家。自从李大爷老伴去世后,3个儿女渐渐不回家了,与父亲日渐疏离。就这样李大爷独自生活了5年,最近出现了年老体衰、无人照顾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准备首先连接(  )等非正式支持资源。A.李大爷的大儿子B.社区邻居C.李大爷的大女儿、二女儿D.李大爷原先的单位E.李大爷的妹妹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的张大爷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买菜做饭感到力不从心在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张大爷提供的各类服务中,属于社区照顾服务的是( )。A: 联系送餐服务帮助他解决困难B: 护送他入住养老机构以获得专业照护C: 劝说他改变饮食习惯.选择方便食品D: 通过婚介机构为他征婚.找个老伴

王老伯腿部残疾,行走不便,日常生活处处需要家人照料,很少与外界接触。在照顾王老伯的过程中,家人感到缺乏社区的理解与帮助。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工作者可提供的综合性服务是()。A:鼓励王老伯与外界交流B:协助家庭改造起居环境C:劝说王老伯家人保持平和心态D: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曾大妈今年68岁,老伴已去世,独居。子女虽同城生活,但因工作忙照顾大妈有困难。大妈虽然不算高龄,但身患多种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大妈不愿到养老院,向社区申请了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护理员定期上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大妈目前的养老方式属于()A、家庭养老B、日间照料C、居家养老D、社区养老E、机构养老

张大娘,75岁,退休干部,老伴去世后独立生活,,她不愿意到外地和子女共同生活,平时经常在小区活动。最近邻居来社区反映:老人身体每况愈下,很少走出家门,邻居们很担心。请你设计一份帮扶张大娘的社区服务计划。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从过去100-700户,扩展到现在的()A、700-1000户B、1000-2000户C、2000-2500户D、2500-3000户

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每周2~3次。这位老人便秘最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哪些?护理目标是什么?

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每周2~3次。应采取哪些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的重点是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因高血压住院的聂老伯的病情有所好转,他希望能出院回家,并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社会工作者小王与聂老伯的家属、社区的相关机构联系后,为他出院后的生活做了以下安排:聂老伯住在家中,每天上午由家属送他去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下午由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送他去社区照顾中心;傍晚再由在社区照顾中心工作的邻居顺便送他回家。小王为聂老伯所做的照顾计划属于()。A、邻里照顾B、社区照顾C、机构照顾D、家庭照顾

张老伯因摔伤住院,一段时间后病情好转,张老伯希望能出院回家,并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为了让他出院后既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又能继续康复治疗,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张老伯的家属、社区的相关机构联系后,为他出院后的照顾做了以下安排:张老伯住在家中,每天上午由家属送他去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下午由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送他去社区日间照顾中心;傍晚再由日间照顾中心工作的邻居顺便送他回家。小王为张老伯所做的照顾计划属于( )。A、社区照顾B、邻里照顾C、机构照顾D、家庭照顾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例行社区走访中,发现有位老伯常在街心花园默默发呆,小王主动与老伯交谈,得知他老伴刚刚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也没什么朋友,老伯觉得孤单寂寞,小王在征得老伯同意后,开始为老伯提供个案服务。该服务对象来源属于(  )。[2016年真题]A外展工作B本人求助C个案访视D社区转介

单选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因高血压住院的聂老伯的病情有所好转,他希望能出院回家,并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社会工作者小王与聂老伯的家属、社区的相关机构联系后,为他出院后的生活做了以下安排:聂老伯住在家中,每天上午由家属送他去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下午由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送他去社区照顾中心;傍晚再由在社区照顾中心工作的邻居顺便送他回家。小王为聂老伯所做的照顾计划属于()。A邻里照顾B社区照顾C机构照顾D家庭照顾

单选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从过去100-700户,扩展到现在的()A700-1000户B1000-2000户C2000-2500户D2500-3000户

问答题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每周2~3次。应采取哪些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的重点是什么?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正在带领一个独居老人小组,小组成员王奶奶谈到自己不久前去世的老伴时泣不成声。这时,张大爷眼含热泪讲述了自己在妻子去世时的感受和如何走出悲伤的经历。此时组内其他人也伤心落泪。这时社会工作者给予的回应中,最恰当的是( )。A王奶奶,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B王奶奶,别哭了,张大爷的老伴也去世了,他也非常悲伤C张大爷,您别哭了,我们还是听王奶奶讲吧,她老伴去世之后一直非常悲伤D在座的爷爷、奶奶可能也有相似的经历,大家谈谈当时是怎么走出悲伤的

单选题张老伯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他常对老伴说:“没有我,你就解放了”,并偷偷积攒安眠药,社会工作者小钱在评估中发现张老伯有自杀的可能,此时,他首先要做的是()。A找子女或老伴多陪伴张老伯B拿走张老伯积攒的过量安眠药C联络医护人员开展进一步评估D与老伯作安全约定,承诺不自杀

问答题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每周2~3次。根据获得的资料,还需进一步询问老人哪些情况或采取哪些检查?

单选题曾大妈今年68岁,老伴已去世,独居。子女虽同城生活,但因工作忙照顾大妈有困难。大妈虽然不算高龄,但身患多种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大妈不愿到养老院,向社区申请了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护理员定期上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大妈目前的养老方式属于()A家庭养老B日间照料C居家养老D社区养老E机构养老

问答题案例二  杨老伯今年75岁,一年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现在症状越来越严重,不认识老伴金老太和两位女儿,行为比较怪异,老伴走到哪里就会跟到哪里,还每隔两个小时便吵着要吃一次饭,吃饭需要老伴喂。金老太现在由于日夜照顾杨老伯而显得十分憔悴,而两位女儿因在其他城市居住,无法为母亲分忧,以致金老太时时感到孤寂无助、内心非常焦虑。金老太担心杨老伯病情严重时自己一个人照顾不了他,尤其担心自己一旦累病后杨老伯无人照顾。无奈中,金老太满腹忧愁地找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假如你是金老太所求助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案主杨老伯的需求,拟订一份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