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中美平等新约》

名词解释题
《中美平等新约》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九国公约》D、《中美新约》

最早确立外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通商章程》B.《中美望厦条约》C.《中英烟台条约》D.《中美续约附款》

(1)材料一中美国舰队的闯入和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加速和促进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变革?

下列中国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没有李鸿章参与的是( )。A.《烟台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中法新约》

最早确立外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五口通商单程及税则》B.《中美望厦条约》C.《中英烟台条约》D.《中美续约附款》

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上述史实说明()。A、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取得重大胜利B、美英人民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C、中华民国政府清除了帝国主义特权D、中华民族的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中美新约

习近平9月23日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的。深化中美经贸合作,对两国发展和世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A、平等竞争B、零和效应C、互利双赢D、求同存异

谁是旧新约圣经的中心?为什么有旧约和新约之分?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3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指出,中美重申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就重大国际安全及其他问题加强沟通与合作。中美加强沟通与合作,主要是因为()。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

1928年6月,南京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要求与外国列强“重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收回租界和废除内河航行权。

《中美平等新约》

弥尔顿的《失乐园》取材于()。A、《新约·约翰福音》B、《新约·马可福音》C、《新约·马太福音》D、《新约·路加福音》

《新约》

中德新约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国民相互在对方国家享有居住、旅行、经商、租赁土地、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同等的权利;在进出口贸易中享有平等的税率;双方军舰可以在对方口岸、领水内自由航行。对以下该条约性质的判断,最恰当的是()A、是不平等条约,因为奉行强权政治的美国不会履行条约义务B、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规定了中美两国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C、是不平等条约,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落后于美国D、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贷款展期、重新约期原则上只能办理一次,已展期的不得办理重新约期,已重新约期的可办理展期。

判断题贷款展期、重新约期原则上只能办理一次,已展期的不得办理重新约期,已重新约期的可办理展期。A对B错

单选题弥尔顿的《失乐园》取材于()。A《新约·约翰福音》B《新约·马可福音》C《新约·马太福音》D《新约·路加福音》

名词解释题中美新约

问答题1928年6月,南京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要求与外国列强“重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收回租界和废除内河航行权。

单选题英国圣体剧的根源是(  )。A《圣经·旧约》B《新约·路加福音》C《新约·马太福音》D《新约·约翰福音》

问答题谁是旧新约圣经的中心?为什么有旧约和新约之分?

判断题1928年6月,南京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要求与外国列强“重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收回租界和废除内河航行权。A对B错

单选题习近平9月23日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的。深化中美经贸合作,对两国发展和世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A平等竞争B零和效应C互利双赢D求同存异

单选题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上述史实说明()。A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取得重大胜利B美英人民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C中华民国政府清除了帝国主义特权D中华民族的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