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下列哪些有助于诊断患者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原始细胞POX和SB染色反应阳性B原始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阴性C原始细胞中有Auer小体D有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E原始细胞AS-DNCE染色呈(+)

多选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 下列哪些有助于诊断患者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

原始细胞POX和SB染色反应阳性

B

原始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阴性

C

原始细胞中有Auer小体

D

有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

E

原始细胞AS-DNCE染色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正常,半年后,因不明原因发热再次检查,外周血血红蛋白859/L,m小板90×l09/L,白细胞60×109/L,粒细胞占95%,原始粒细胞占45%,早幼粒细胞10%,其他细胞40%,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患者男性,20岁。头昏乏力,鼻黏膜及齿龈出血一周。检验:WBC42×109/L,Hb80g/L,PLT20×109/L,血片中有幼稚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55%,早幼粒细胞20%,POX染色阳性,a—NAE染色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为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5岁,2周来发热,四肢关节酸痛,无皮疹,胸透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体检:体温:39℃,心率120次/分,两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降低,肝脾未触及,两手掌指关节及膝关节轻度肿胀,Hb100g/L,白细胞3×109/L,血小板5×109/L,尿常规蛋白1g/L,该患者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遗传B、链球菌感染C、寒冷、潮湿D、雌激素水平E、过度劳累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12/L,白细胞:8×109/L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穿刺术后护理主要内容有哪些?()A、拔针后局部加压B、拔针后用棉签轻压伤口C、术后当天协助病人淋浴,保持伤口干净D、保持伤口干燥E、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F、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发红

男性,36岁。3年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近2周来持续发热,贫血进行性加重,伴骨关节疼痛来诊。拟诊慢粒急变收住院。下列哪项不符合慢粒急变标准()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20(20%)B、WBC急剧升高800×109/L,脾进行性肿大C、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0.50(50%)D、外周血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0.30(30%)E、骨髓外肿块活检为原始细胞浸润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以下哪些属于中性粒细胞的病理形态()A、中毒颗粒B、空泡变性C、嗜碱性点彩D、杜氏小体E、染色质小体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血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对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研究()A、细胞形态学B、细胞生理学C、血液流变学D、细胞和体液免疫E、生化学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12/L,白细胞:8×109/L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常选择穿刺的有哪些部位?提示:为进一步确诊,医嘱:骨髓穿刺术。()A、髂前上棘穿刺点B、髂后上棘穿刺点C、胸骨穿刺点D、腰椎棘穿刺点E、腰椎间穿刺点F、骶骨穿刺点

男性患者,27岁。因反复鼻出血,发热5天前来就诊。血常规:WBC3.0×109/L,RBC2.5×1012/L.PLT6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幼稚细胞>80%,多数细胞胞浆中含有Auer小体。所谓白血病“裂孔”现象是指()A、原始细胞的胞质中有空泡B、幼稚细胞胞质中有空泡C、幼稚细胞胞核中有裂孔D、核分裂象细胞与成熟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E、原始幼稚细胞和成熟粒细胞之间缺乏中间阶段细胞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稚粒细胞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骨髓纤维化B、类白血病反应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包括()A、趋化作用B、调理作用C、变形性和黏附性D、杀菌作用E、呑噬作用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检查的适应症有()A、白血病的疗效判定B、某些代谢性疾病,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C、某些原发或转移性癌肿D、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E、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判定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恶性贫血患者骨髓中三系细胞呈巨型变,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核分叶过多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种C、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者可有家族史D、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者在诱因去除后,往往仍留有造血功能紊乱的后遗症E、上述均正确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下列哪些有助于诊断患者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原始细胞POX和SB染色反应阳性B、原始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阴性C、原始细胞中有Auer小体D、有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E、原始细胞AS-DNCE染色呈(+)

12岁女性患者,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一周,胸骨压痛。血象Hb65g/L,WBC12.0×109/L,PLT36×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63%,POX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下列哪种方案较为确切()A、HOAPB、DATC、VDCPD、HD-Ara-CE、MOPP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恶性贫血患者骨髓中三系细胞呈巨型变,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核分叶过多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种C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者可有家族史D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者在诱因去除后,往往仍留有造血功能紊乱的后遗症E上述均正确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以下哪些属于中性粒细胞的病理形态()A中毒颗粒B空泡变性C嗜碱性点彩D杜氏小体E染色质小体

单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下列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多发性骨髓廇的突出症状是广泛性出血B多发性骨髓廇并发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外周血瘤细胞30%,绝对值3×109/LC血尿酸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D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E尿本-周氏蛋白(-)即可排除本病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检查的适应症有()A白血病的疗效判定B某些代谢性疾病,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C某些原发或转移性癌肿D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E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判定

多选题病历摘要: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12/L,白细胞:8×109/L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支持治疗含有哪些内容?提示:该病人的治疗方案中含有支持治疗()A防治感染B纠正贫血C控制出血D预防尿酸性肾病E消灭体内残存的白细胞F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G进行骨髓移植

多选题病历摘要: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12/L,白细胞:8×109/L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下列护理诊断中哪些不是该病常用的护理诊断?()A活动无耐力B有操作的危险C有感染的危险D潜在并发症E预感性悲哀F气休交换阻碍G躯体移动阻碍

单选题男性,36岁。3年前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近2周来持续发热,贫血进行性加重,伴骨关节疼痛来诊。拟诊慢粒急变收住院。下列哪项不符合慢粒急变标准()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20(20%)BWBC急剧升高800×109/L,脾进行性肿大C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0.50(50%)D外周血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0.30(30%)E骨髓外肿块活检为原始细胞浸润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包括()A趋化作用B调理作用C变形性和黏附性D杀菌作用E呑噬作用

单选题男性,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HGB113g/L:WBC8×109/L,PLT213×109/L,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血涂片检查中,可见哪种异常细胞增多( )A异型淋巴细胞B涂抹细胞C异常组织细胞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E淋巴瘤细胞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血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对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研究()A细胞形态学B细胞生理学C血液流变学D细胞和体液免疫E生化学

单选题患者女性,21岁,因“高热1周”来诊。患者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阳性,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血白细胞3.0×109/L,血红蛋白20g/L,血小板5×109/L,骨髓原始细胞增多,以胞质内有粗大颗粒的幼稚细胞占多数,亦见Auer小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A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HOAP)方案B长春新碱+泼尼松(VP)方案C全反式视黄酸D羟基脲E苯丁酸氮芥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一周来无力,发热,末梢血WBC30×109/L,95%为原始或幼稚细胞。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稚粒细胞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骨髓纤维化B类白血病反应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