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同时告知原报告单位A对B错

判断题
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同时告知原报告单位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发现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死亡),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是否可以在原纸质报告卡片上进行订正?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6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2B.6C.12D.24

下列关于传染病报告说法错误的是A.订正报告和补报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抽取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B.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C.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记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保存2年D.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E.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属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报告,同时传真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以下关于传染病报告时限、程序与方式说法错误的是A.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员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5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B.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C.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D.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属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报告,同时传真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E.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通过网络报告应于A.2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B.12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C.24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D.36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E.48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通过网络报告应于A.以上都不对B.2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C.12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D.36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E.24小时内将传染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几( )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A.2B.4C.6D.12E.24

当发现传染病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A、应重新填写一张传染病报告卡B、应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C、打电话告知单位领导D、等上级部门批复E、只能等待处罚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报告时限为()A、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C、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D、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E、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2B、6C、12D、24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订正卡时,下列哪些要求是正确的()A、 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B、 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订正时不需要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C、 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D、 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

传染病网络直报中查重是针对直报网中哪些传染病报告卡()A、已终审卡B、已删除卡C、订正卡D、原始卡

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同时告知原报告单位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信息,核实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的确认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时,如何进行疫情报告()A、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B、参照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48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C、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6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D、为非法定报告传染病、不需要进行疫情报告

多选题发现重卡后,保留唯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处理原则是()A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B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它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C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导致的重卡,由本*单位或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D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导致的重卡,由病人常住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

填空题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单选题“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300例;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DBC都对。

单选题校医院、学校医务室发现肺结核疑似患者后应在()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或者向结防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A2B12C24D48

单选题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2B6C12D24

单选题关于麻疹疑似病例报告数据管理权限,说法正确的是()A传染病报告卡在未纳入麻疹专病管理前,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不可以进行病例订正、删除等管理操作B传染病报告卡纳入麻疹专病管理后只能由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对病例进行订正、删除及取消专病管理等操作C传染病报告卡纳入麻疹专病管理后不只由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对病例进行订正、删除及取消专病管理等操作D取消专病管理或订正为除“麻疹”、“风疹”外的其他疾病名称时,病例管理权不会自动推送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多选题麻疹疑似病例报告数据管理权限有()A传染病报告卡在未纳入麻疹专病管理前,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可以进行病例订正、删除等管理操作B传染病报告卡纳入麻疹专病管理后只能由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对病例进行订正、删除及取消专病管理等操作C传染病报告卡纳入麻疹专病管理后不只由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对病例进行订正、删除及取消专病管理等操作D取消专病管理或订正为除“麻疹”、“风疹”外的其他疾病名称时,病例管理权将自动推送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