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38CrMoAlA的最后一个字母A代表该钢再温室下的组织为奥氏体。A对B错

判断题
38CrMoAlA的最后一个字母A代表该钢再温室下的组织为奥氏体。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共析钢在常温下的晶体组织为()。 A、铁素体和珠光体B、珠光体C、珠光体和渗碳体D、奥氏体

为避免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焊接时出现(),应使焊缝中有3%-7%的铁素体组织。 A、再热裂纹B、冷裂纹C、热裂纹D、延迟裂纹

珠光体钢与强奥氏体钢焊接时,选用的填充金属材料应保证焊缝具有较高抗裂性的单相奥氏体或()组织。 A、奥氏体+珠光体B、奥氏体+铁素体C、奥氏体+碳化物D、奥氏体+氧化物

钢中含铬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 A、铁素体型不锈钢B、马氏体型不锈钢C、奥氏体型不锈钢D、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本质细晶粒钢是指()。 A、在任何加热温度下都具有细小奥氏体晶粒的钢B、在某个规定温度下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较小的钢C、原材料晶粒较小的钢,淬火加热时晶粒细小的钢D、在某个规定温度下加热时,奥氏体晶粒较小的钢

日本牌号有代表性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

不锈钢按正火状态下的组织不同分为()。A、珠光体不锈钢B、马氏体不锈钢C、铁素体不锈钢D、奥氏体不锈钢E、莱氏体不锈钢F、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最常用来制造轴的材料是()。A、20号钢B、45号钢C、40Cr钢D、38CrMoAlA钢

40钢加热到740℃时其组织为()A、珠光体+铁素体B、奥氏体C、奥氏体+珠光体D、奥氏体+铁素体

过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cm之间的温度时,得到奥氏体+渗碳体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小于钢的含碳量。

亚共析钢结晶的最后组织是()。A、珠光体B、珠光体+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珠光体

SCADA中的最后一个字母“A”代表()意思。A、采集B、安全C、控制D、操作

碳质量分数为1.2%的钢,当加热到AC1~ACcm时,其组织为()。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珠光体和奥氏体D、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简述奥氏体晶粒对钢在室温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等温淬火可使钢具有()。 A、马氏体组织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C、回火马氏体组织D、下贝氏体组织

低温用钢如奥氏体材料焊接时,焊缝中的()裂纹是一个普遍问题。A、热B、冷C、再热D、应力腐蚀

()接触腐蚀介质一侧要最后焊。A、低温钢B、奥氏体不锈钢C、耐热钢D、高强度钢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含量越高, 越易形成奥氏体组织,钢的耐蚀性越好。

某种钢内铬质量分数为13~19%,碳质量分数为0.1~0.45%。则该钢称为()不锈钢。A、马氏体型B、铁素体型C、奥氏体型D、奥氏体—铁素体型

T10钢加热到770℃时对应的显微组织为()A、珠光体+奥氏体B、奥氏体C、奥氏体+渗碳体D、珠光体+渗碳体

不锈钢按组织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A、马氏体型耐热钢B、奥氏体型耐热钢C、铁素体不锈钢D、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727度以上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

38CrMoALA钢的平均含碳量为()A、3.8%B、38%C、0.38%D、0.038%

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A、45钢调质处理B、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C、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D、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航空工业中使用的不锈钢有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A、马氏体不锈钢是18-8型不锈钢。B、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是单相奥氏体组织,塑性好,无磁性。C、奥氏体不锈钢是Cr13。D、加入铬元素,合金钢就可以在常温下成为单相铁素体组织。

单选题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A45钢调质处理B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C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D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问答题简述奥氏体晶粒对钢在室温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