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给水度及降雨入渗系数的确定方法。

问答题
简述给水度及降雨入渗系数的确定方法。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入渗系数 名词解释

降雨和灌水入渗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降雨和灌水入渗是土壤()的主要来源。 A、毛管水B、养分C、水分D、湿度

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 )。A.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B.地表植被覆盖程度C.含水层的厚度D.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通常用()来度量地下水的含水层的径流强度。A:平均渗流速度B:给水度C:径流模数D:入渗系数

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是( )。A.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B.空隙率、给水度、弹性系数C.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实际流速D.有效孔隙度、弹性系数、水力传导系数

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是()。A: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B:空隙率、给水度、弹性系数C: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实际流速D:有效孔隙度、弹性系数、水力传导系数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 )m3A.0.548B.0.555C.0.648D.0.758

降雨入渗

简述降雨历时t、地面集水时间t1及折减系数m引入的原因。

当一次降雨量大于50mm时,降雨入渗系数α=()A、0B、0.6~0.7C、0.7~0.8D、1.0~0.8

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3h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4.0mm/h,下层土壤入渗能力为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A、2.0mmB、6.0mmC、4.5mmD、7.5mm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fc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降雨强度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C、降雨历时D、土壤特性

钻孔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等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方法。A、天然含水量、水的化学成分和水的化学类型B、透水率、涌水量C、渗透系数、导水率、储水系数、给水度和导压系数D、渗透系数、渗透比降

稳定入渗率的大小与()有关。A、土壤性质B、充分供水C、土壤含水量D、降雨强度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的因素()。A、土壤特性B、降雨历时C、降雨强度D、降雨量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a、降雨强度B、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C、c、降雨历时D、d、土壤特性

简述电动给水泵汽化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名词解释题降雨入渗

不定项题下列与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值大小有关的因子有()A包气带岩性和土层结构B降雨量大小和降水形式C地形坡度和植被覆盖D含水层岩性和水力坡度

单选题钻孔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  )等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方法。A天然含水量、水的化学成分和水的化学类型B透水率、涌水量C渗透系数、导水率、储水系数、给水度和导压系数D渗透系数、渗透比降

单选题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的因素()。A土壤特性B降雨历时C降雨强度D降雨量

单选题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A0.548B0.555C0.648D0.758

问答题平原区确定入渗系数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各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单选题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a、降雨强度B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Cc、降雨历时Dd、土壤特性

名词解释题入渗系数。

单选题当一次降雨量大于50mm时,降雨入渗系数α=()A0B0.6~0.7C0.7~0.8D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