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阶段。“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①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工业革命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阶段。“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①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工业革命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解析

解析: 首先理清“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①、②、③、④都符合这一时间要求。然后理清“全球史观”强调是一个整体,而新航路开辟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世界联系为一体;早期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联系更为紧密;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①、②、③、④都体现了整体性。

相关考题:

《通史》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

西汉()和()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和()。

西方史学界学者集体编纂的中国通史类书籍是()。A.《剑桥中国史》B.《哈佛中国史》C.《国史大纲》D.《古代中国与世界》

简述唐朝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13世纪后西欧的地方习惯逐渐编纂为成文法典()

材料一: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材料二: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导致1500年前后“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英国哲学家边沁首倡编纂国际法是在()世纪,国家间的官方编纂活动是在()世纪。

西方史学界学者集体编纂的中国通史类书籍是()。A、《剑桥中国史》B、《哈佛中国史》C、《国史大纲》D、《古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主要是由于()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篡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或整体历史的时代。“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称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史(19世纪40年代末期)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A、政治民主化潮流B、民族主义潮流C、社会主义潮流D、经济全球化潮流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中国土地法大纲》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定国是诏》D、《海国图志》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问题:(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2)“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他的新作《后美国时代》更是引发了全美各地的热烈讨论。阅读该引文: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四:截至2009年2月20日,美国已经有14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尽头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阶段。“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①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工业革命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四: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工业生产的规模加大,污染量已急剧增加,而越来越多地使用复杂的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邻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分别以近现代英国、为例苏联,指出材料三“原发型”与“传导型”国家开展工业化的主导力量,20世纪末,中国开展工业化有何特点?

单选题西方史学界学者集体编纂的中国通史类书籍是()。A《剑桥中国史》B《哈佛中国史》C《国史大纲》D《古代中国与世界》

填空题西汉()和()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和()。

判断题13世纪后西欧的地方习惯逐渐编纂为成文法典()A对B错

问答题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问题:(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2)“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单选题“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主要是由于:()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B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C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4D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况,促进了世界各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填空题英国哲学家边沁首倡编纂国际法是在()世纪,国家间的官方编纂活动是在()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