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固定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 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固定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机电工程有施工总承包单位时,施工总平面管理由()负责。A.总承包单位B.建设单位C.设计单位D.某主体工程分包单位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暂列金额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承包单位依据项目情况,按计价规定估算B.由建设单位掌握使用,若有余额,返归建设单位C.在施工过程中,由承包单位使用,监理单位监管D.由建设单位估算金额,承包单位负责使用,余额双方协商处理

中兴工程公司中标华东钢厂(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该施工单位发现由于多次设计变更,导致工程数量大量增加,超出了合同约定的范围。工程量大幅度增加,并且有新增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多次找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原合同工程量,增补项目,并追加付款,但建设单位迟迟不予答复,并强调施工方必须按期交工。施工单位为挽回经济损失,按程序和规定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问题:(1)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哪些索赔内容(2)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大幅度增加的项目和新增项目的单价如何确定(3)建设单位要求工程价款按调值公式法结算,指出调值公式包括哪几项(4)施工工期如何重新确定

施工招标前,建设单位提供满足施工图深度的招标工程量,预算编制单位提供经审核的施工图预算,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或咨询单位编制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最高投标限价。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项目监理机构应按()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量。A、施工图设计B、施工合同约定C、工程定额标准规定D、建设单位规定

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EPC总承包是最典型和最全面的工程总承包方式。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是()。A、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B、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C、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D、施工单位和总承包单位

长江中游某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在施工图设计没有完成之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双方草签的施工合同有以下一些条款:1)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以暂定工程量为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建设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2)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控制点坐标等技术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3)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供其审批和提出修改意见。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的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双方主体是()。A、建设单位B、总承包单位C、分包单位D、监理单位E、设计单位

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施工总承包单位就停电提出的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固定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问答题长江中游某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在施工图设计没有完成之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双方草签的施工合同有以下一些条款:1)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以暂定工程量为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建设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2)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控制点坐标等技术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3)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供其审批和提出修改意见。请逐条指出以上合同条款中的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单选题EPC总承包是最典型和最全面的工程总承包方式。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是()。A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B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C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D施工单位和总承包单位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 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0万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招标事务。 最终,某施工单位中标,业主与其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在该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如下条款: (1)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 (2)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3)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仅供乙方参考使用,甲方不对由此带来的费用及工期负责。 (4)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为加快工程进度,允许分包,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针对混凝土楼板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根据成本预测资料,计算该项目的直接成本(保留一位小数)。

问答题长江中游某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在施工图设计没有完成之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双方草签的施工合同有以下一些条款:1)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以暂定工程量为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建设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2)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控制点坐标等技术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3)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供其审批和提出修改意见。问题:(1)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的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2)请逐条指出以上合同条款中的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问答题某综合办公楼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某市市政府。由于建设任务紧迫,故此建设单位在施工图纸尚未完全完成的时候,通过招标选择了当地一家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施工单位中标该项目,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积极管理,确保工程的进度、安全、质量;建设单位资金到位,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支付工程进度款。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施工范围内有待实施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是工程量难以确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商定后采用总价合同的形式签订了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风险。这种合同形式是否合适?为什么?

问答题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指出事件一、二、三中总承包单位说法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问答题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0万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招标事务。最终,某施工单位中标,业主与其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在该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如下条款:(1)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2)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3)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仅供乙方参考使用,甲方不对由此带来的费用及工期负责。(4)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为加快工程进度,允许分包,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问题:(1)该项目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2)在总承包合同中,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总价合同是否妥当,说明理由。(3)在该合同条款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4)针对混凝土楼板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根据背景资料,项目经理部的具体施工成本管理任务还应包括哪些?

问答题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建一栋办公楼项目,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①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 ②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总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办公楼采用1台塔式起重机;在七层楼面设置有自制卸料平台;外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地上2层开始分三次到顶。监理工程师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总承包单位单独编制与之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 事件2: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事件3: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5年。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事件3中,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合理?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施工总承包单位就停电提出的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 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0万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招标事务。 最终,某施工单位中标,业主与其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在该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如下条款: (1)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 (2)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3)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仅供乙方参考使用,甲方不对由此带来的费用及工期负责。 (4)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为加快工程进度,允许分包,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在总承包合同中,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总价合同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建一栋办公楼项目,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 ①电梯安装工程由建设单位指定分包; ②保温工程保修期限为10年。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总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办公楼采用1台塔式起重机;在七层楼面设置有自制卸料平台;外架采用悬挑脚手架,从地上2层开始分三次到顶。监理工程师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总承包单位单独编制与之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 事件2:办公楼电梯安装工程早于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提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总承包单位未参加。验收后电梯安装单位将电梯工程有关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整体工程完成时,电梯安装单位已撤场,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总承包单位参与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事件3:总承包单位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保温工程保修期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5年。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保修书"不合格为由拒绝接收。事件1中,总承包单位必须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 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0万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招标事务。 最终,某施工单位中标,业主与其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在该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如下条款: (1)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 (2)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3)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仅供乙方参考使用,甲方不对由此带来的费用及工期负责。 (4)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为加快工程进度,允许分包,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在该合同条款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该写字楼共14层,地上12层、地下2层,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该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大空间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缩短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确定了某建筑公司为中标单位。业主与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合同条款中有下列规定: (1)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2)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为加快工程进度,允许将工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分包给其他单位。 (3)付款方式:开工前首付款10%,月进度款支付进度工程量80%,付至总价80%止付,结算后支付至90%,剩余10%自竣工验收后两年一次性付清,业主承担相应的利息。 本工程目前正在施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本工程由于业主未能按专用条款的约定提供图纸及开工条件,致使工程开工时问推迟了15日。承包商向业主提出顺延工期15日,窝工费5万元的报告。 (2)钢材价格从报价时的2800元/t上涨到3000元/t,承包方向业主要求追加因钢材涨价增加的工程款。在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时.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总价合同是否妥当,为什么?

单选题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关于暂列金额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承包单位依据项目情况,按计价规定估算B由建设单位掌握使用,若有余额归建设单位C在施工过程中,由承包单位使用,监理单位监管D由建设单位估算金额,承包单位负责使用、余额双方协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