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悬臂梁AB在跨间截面C和自由端B受等值反向的一对力偶m作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AC段弯矩为零BCB段为纯弯曲C整个梁上剪力为零D弯矩图在C截面发生突变

多选题
悬臂梁AB在跨间截面C和自由端B受等值反向的一对力偶m作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C段弯矩为零

B

CB段为纯弯曲

C

整个梁上剪力为零

D

弯矩图在C截面发生突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梁上只有一对等值、反向的力偶作用时,梁产生纯弯曲变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悬臂梁AB在跨间截面C和自由端B受等值反向的一对平行力作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AC段的剪力等于零B、CB段为横力弯曲C、AC段为纯弯曲D、CB段的剪力大小等于集中力的大小

简支工字形截面梁,当()时,其整体稳定性最差(按各种情况最大弯矩数值相同比较)。A、梁端有等值同向曲率弯矩作用B、满跨有均布荷载作用C、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D、梁端有等值反向曲率弯矩作用

在梁的外伸自由端处,如果没有集中力偶矩的作用,则自由端截面的弯矩等于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杆件AB的A端是固定端,跨间无荷载作用,已知B端弯矩是m,则AB杆A端的弯矩=() A、mB、-mC、m/2D、-m/2

一等截面杆件,左端为固定约束,右端为自由端。在杆件中部受一扭转力偶Mn作用,杆件左半段各截面的内力分布为______。A.等值分布B.抛物线分布C.线形(非等值)分布D.内力均为零

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P作用,横截面形状和力P的作用线如图所示,其中产生斜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是哪种截面?A.矩形B.槽钢C.工字钢D.等边角钢

两根矩形截面悬臂梁,弹性模量均为E,横截面尺寸如图,两梁的载荷均为作用在自由端的集中力偶。已知两梁的最大挠度相同,则集中力偶Me2是Me1的(悬臂梁受自由端集中力偶M作用,自由端挠度为ML2/2EI)A.8倍B.4倍C.2倍D.1倍

梁A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如图所示。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载荷集度为q=10kN/m。在梁的自由端还受有集中力F=30kN和力偶矩为M=10kN·m作用,梁的长度为L=1m,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框架梁在水平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控制截面为()。A、梁的两端截面B、梁的跨间最大正弯矩截面C、梁的跨中截面D、梁的两端截面和跨中截面

只要圆截面杆的两端受到一对等值、反向的力偶作用,杆件发生扭转变形。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错误的是()A、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B、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C、力偶对物体没有平移的作用D、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当园轴的两端受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与轴心线垂直的一对力偶作用时,则园轴的横截面产生()变形。A、弯曲B、扭转C、剪切D、拉伸和压缩

剪切变形的受力特点是()。A、杆件受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B、杆件受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相距很近且与轴线垂直的力C、杆件受一对等值、同向、作用线互相平行且相距很近的力D、杆件受一对等值、作用线相交的力

作用均布荷载的悬臂梁,其()挠度最大,()转角最大。A、自由端处;固定端处B、自由端处;自由端处C、自由端处;跨中截面D、以上均不对

两矩形截面悬臂梁,截面宽度相同,截面高度之比为2。若两梁材料相同,梁长之比为2,在自由端受相同集中力作用,则其最大挠度之比为1。

梁上只有一对等值、反向的力偶作用时,梁产生()变形。

组合梁剪力连接设计的临界截面不正确的是()A、弯矩和竖向剪力最大处B、所有的支点及零弯矩截面C、悬臂梁的自由端D、所有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截面

梁上只有一对等值、反向的力偶作用时,梁产生纯弯曲变形。

悬臂梁自由端受集中力F作用,其最大挠度在()。A、固定端B、自由端C、中间D、1/3处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外力构成()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一对平衡力系C、一个力偶

判断题梁上只有一对等值、反向的力偶作用时,梁产生纯弯曲变形。A对B错

填空题梁上只有一对等值、反向的力偶作用时,梁产生()变形。

单选题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满足等值反向,则该二力可能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B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多选题悬臂梁AB在跨间截面C和自由端B受等值反向的一对平行力作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AC段的剪力等于零BCB段为横力弯曲CAC段为纯弯曲DCB段的剪力大小等于集中力的大小

单选题一长2000m的悬臂梁的自由端受集中力P=200kN作用,已知[σ]=150MPa,则此梁的危险截面的直径为()mm。A290B280C310D300

单选题当简支工字形截面钢梁()时,其整体稳定性最差。(按各种情况最大弯矩数值相同比较)A满跨有均布荷载作用B两端有等值反向曲率弯矩作用C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D两端有等值同向曲率弯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