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某天线机械下倾为5°,电子下倾为10°,则实际倾角为()。

填空题
某天线机械下倾为5°,电子下倾为10°,则实际倾角为()。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天线下倾角分为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下倾角均可以起到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作用,一般当下倾角较大的时候,宜采用电子下倾结合机械下倾的方式 A.错误B.正确

天线下倾角分为()和(),两种下倾角均可以起到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作用 A.机械下倾、定向下倾B.电子下倾、定向下倾C.电子下倾、机械下倾D.定向下倾、全向下倾

天线下倾角取值与()直接相关A、天线高度B、覆盖半径C、天线垂直波瓣D、电子下倾角参数

全向天线竖直于地面,定向天线下倾角误差≤0.5°,实际天线机械下倾角与网络规划一致,且两根单极化天线的下倾角一致。( )

线阵天线一般预制下倾角为0度,但是有不大于()度的机械下倾。A.7B.8C.9D.10

天线下倾角取值包含()和电子下倾角参数等值的和。 A.机械下倾B.抱干弯曲C.垂直波瓣D.水平波瓣

城区定向站型的天线选择建议是:()A、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5°的天线B、高增益天线C、带固定电下倾角或可调电下倾+机械下倾的天线D、零点填充大于15%的天线

天线下倾角实现方法分为电下倾角和机械下倾角.

电子下倾角的描述是()。A、从馈线口到每个天线振子的路径长度不同,每个振子的发射时间有先后,形成了下倾角B、天线振子在生产时已经设定了发射角度,电子下倾角已经形成C、电子下倾角是依靠极化方式中的参数设定的D、只有双极化天线才有电子下倾角

机械下倾天线在下倾角达到10度之前,不会出现波瓣变化。

机械下倾天线只在架设时倾斜天线,价格较便宜,多用于下倾角度小于()的环境。A、10°B、5°C、2°D、15°

天线的下倾方式分为().A、机械下倾;B、固定电子下倾;C、可调电子下倾;D、机械和固定电子下倾

某天线机械下倾为5°,电子下倾为10°,则实际倾角为()。

天线下倾角,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精确度为±1°,其中电调天线下倾角为()与()之和。

对于调整移动通信定向天线机械下倾角不正确的说法有:()A、调整天线机械下倾角度在1-5度范围内,天线方向性图形状和0度相比几乎没有变化。B、调整天线机械下倾角度在5-10度变化时,天线方向性图形状会产生较小的畸变。C、调整天线机械下倾角度在10-15度变化时,天线方向性图形状将产生较大的畸变。D、调整天线机械下倾角度在1-15度变化时,对天线方向性图形状和0度相比没有影响。

天线下倾角分为()和(),两种下倾角均可以起到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作用A、电子下倾、定向下倾B、电子下倾、机械下倾C、定向下倾、全向下倾D、机械下倾、定向下倾

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可以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关于天线倾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天线的下倾方式可以分为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B、天线的下倾角度过大时会导致天线波束严重变形C、当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应考虑天线前后辐射比D、与没有下倾时相比,天线采用电子下倾后各个波瓣的功率下降幅度是相同的

电子倾角天线下倾角过大容易造成波瓣变形,机械倾角天线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天线下倾角分为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下倾角均可以起到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作用,一般当下倾角较大的时候,宜采用电子下倾结合机械下倾的方式

通常天线的下倾方式有机械下倾、电子下倾两种方式。电子下倾是通过改变()来控制下倾角。

天线下倾角取值包含()和电子下倾角参数等值的和。A、机械下倾B、抱干弯曲C、垂直波瓣D、水平波瓣

线阵天线一般预制下倾角为0度,但是有不大于()度的机械下倾。A、7B、8C、9D、10

判断题天线下倾角分为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下倾角均可以起到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作用,一般当下倾角较大的时候,宜采用电子下倾结合机械下倾的方式A对B错

填空题通常天线的下倾方式有机械下倾、电子下倾两种方式。电子下倾是通过改变()来控制下倾角。

多选题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可以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关于天线倾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天线的下倾方式可以分为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B天线的电子下倾角度过大时会导致天线波束严重变形C当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应考虑天线前后辐射比D与没有下倾时相比,天线采用电子下倾后各个波瓣的功率下降幅度是相同的

多选题天线下倾角取值包含()和电子下倾角参数等值的和。A机械下倾B抱干弯曲C垂直波瓣D水平波瓣

单选题下面关于方位角.下倾角,描述错误的是:()A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B天线下倾角是以正北方向为零度定义。C天线波束下倾通常有三种方法:机械下倾、电子下倾(也叫预置倾角)、电调天线(也叫可调电子下倾)。D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3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