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A0.4%B0.03%C0.04%

单选题
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
A

0.4%

B

0.03%

C

0.04%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40号钢的“40”表示该钢中平均含碳量为() A、0.004%B、4%C、0.04%D、0.4%

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40号钢,其平均含碳量为().A.0.04%B.0.4%C.4.0%D.0.004%

奥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至450~850℃时,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超低碳不锈钢的含碳量不大于()A、0.08%B、0.03%C、0.04%

()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的含碳量应不小于()。(不能用超低碳不 锈钢)GB150 4.1.6条88.Q235-B 钢板适用于设计压力();使用温度(); 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mm ;()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根据GB150-1998的规定,奥氏体不锈钢长期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保持在下列哪一范围内?() A、不小于0.04%B、不小于0.03%C、0.02%

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升()。

过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cm之间的温度时,得到奥氏体+渗碳体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小于钢的含碳量。

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40号钢,其平均含碳量为().A、0.04%B、0.4%C、4.0%D、0.004%

40#钢的含碳量为()。A、40%B、4%C、0.4%D、0.04%

合金结构钢的含碳量,如40Cr钢,其平均含碳量的()%。A、0.0004B、0.004C、0.04D、0.4

低碳不锈钢中的含碳量应不大于()。A、0.03%B、0.06%C、0.08%

奥氏体钢中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450~850℃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残余奥氏体的量()。

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增大。

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碳含量不应小于()。

钢的Ac3温度是指()时,不同含碳量的奥氏体中结晶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超低碳不锈钢中的含碳量应小于()。A、0.01%B、0.02%C、0.03%D、0.04%

填空题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增大。

单选题根据GB150-1998的规定,奥氏体不锈钢长期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保持在下列哪一范围内?()A不小于0.04%B不小于0.03%C0.02%

单选题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oC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A0.4%B0.03%C0.04%

填空题()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的含碳量应不小于()。(不能用超低碳不 锈钢)GB150 4.1.6条88.Q235-B 钢板适用于设计压力();使用温度(); 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mm ;()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单选题超低碳不锈钢的含碳量不大于()A0.08%B0.03%C0.04%

单选题亚共析钢加热到A1~A3之间时,奥氏体的含碳量()钢的含碳量。A小于B大于C等于

填空题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碳含量不应小于()。

单选题过共析钢加热到A1~Acm之间时,()。A奥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B奥氏体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奥氏体的含碳量等于钢的含碳量

判断题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0.04%。A对B错

单选题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钢中碳化物的含量B钢中铁素体的含量C钢材本身的含碳量D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