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A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B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C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D马牙槎应先进后退E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多选题
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
A

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

B

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

C

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

D

马牙槎应先进后退

E

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参考解析

解析: 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
①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拉结筋水平净距小;
②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
③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
④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相关考题:

抗震设计的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砖房的施工工艺,应为下列何项? (  )A、构造柱扎筋→砌墙→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框架梁柱扎筋、浇筑混凝土B、框架梁柱扎筋、浇筑混凝土→砌墙→构造柱扎筋、浇混凝土C、框架梁柱扎筋、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扎筋→砌墙→浇构造柱混凝土D、构造柱扎筋→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框架梁柱扎筋、浇筑混凝土

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应检查承台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 )mm的收缩裂缝。A.0.1B.0.15C.0.2D.0.25

砌体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 )。A.砌体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B.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C.砖墙与构造柱连接不符合要求D.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E.灰饼厚度不均匀确认答案

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 )。A.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B.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C.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D.马牙槎应先进后退E.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确认答案

混凝土的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空洞和露筋。

砼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无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应清理表面,洒水湿润后应用()水泥砂浆抹平

设备基础混凝土不得有裂缝、蜂窝、露筋等缺陷。

现浇混凝土盖梁拆除模板后检查盖梁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是墩台质量控制要点之一。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有()。A、露筋B、孔洞C、疏松D、裂缝

蜂窝是混凝土局部出现空隙,石子间无砂浆形成的蜂窝状小孔洞,原因有哪些?

麻面、蜂窝、漏筋、孔洞、内部不实产生原因是()。

构造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和露筋的原因主要有()。A、模板与墙接触面及拼缝不严密,直槎湿润不充分B、混凝土拌和物碎石粒径偏大,砂率偏低,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差C、投料太高,未分层下料振捣密实,漏振或欠振D、马牙槎应先进后退E、钢筋保护层垫块受振脱落或位移

现浇混凝土盖梁拆除模板后检查盖梁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查盖梁的裂缝,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检查应全数检查。

混凝土梁结构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m的收缩缝。A、0.75B、0.5C、0.15D、3

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应检查承台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m的收缩裂缝。A、0.1B、0.15C、0.2D、0.25

判断题现浇混凝土盖梁拆除模板后检查盖梁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是墩台质量控制要点之一。A对B错

单选题混凝土梁结构表面应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m的收缩缝。A075B05C015D3

多选题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主要有()等A蜂窝B麻面C露筋D孔洞E裂缝

多选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主要有()A蜂窝B露浆C露筋D孔洞E麻面

多选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有()、蜂窝、麻面、缺棱掉角、墙柱底部缺陷。A孔洞B露筋C缝隙D夹层

问答题混凝土孔洞、露筋等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一般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问答题蜂窝是混凝土局部出现空隙,石子间无砂浆形成的蜂窝状小孔洞,原因有哪些?

判断题混凝土的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空洞和露筋。A对B错

多选题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有()。A露筋B孔洞C疏松D裂缝

多选题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要求:不应有()等。A蜂窝、麻面B孔洞、露筋C缝隙D夹层、缺棱掉角E裂缝

单选题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应检查承台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mm的收缩裂缝。A0.1B0.15C0.2D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