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30岁,寒战,发热,出汗,伴有脾、肝肿及大量贫血,血涂片存在疟原虫。此患者的发热类型为()。A间歇热B稽留热C不规则热D弛张热

单选题
女,30岁,寒战,发热,出汗,伴有脾、肝肿及大量贫血,血涂片存在疟原虫。此患者的发热类型为()。
A

间歇热

B

稽留热

C

不规则热

D

弛张热


参考解析

解析: 血涂片存在疟原虫可以诊断患者为疟疾,多为间歇热。

相关考题:

男性,20岁。幼时有蚕豆黄病史,近日寒战、发热、出汗.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在进行治疗时哪种药物不宜采用A、氯喹B、伯氨喹C、甲氟喹D、青蒿素E、奎宁

婴幼儿疟疾的特点不包括A、发热不规则,呈弛张热或稽留热B、脾大明显C、病死率低D、常伴有呕吐、腹泻E、贫血,血涂片可见大量疟原虫

疾的典型发作呈A.周期发热,畏寒出汗B.周期性畏寒发热出汗C.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退热D.发热,头疼,出汗E.寒战,发热及全身酸疼

男性,20岁。幼时有蚕豆黄病史,近日寒战、发热、出汗,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在进行治疗时哪种药物不宜采用A.氯喹B.甲氟喹C.伯氨喹D.青蒿素E.奎宁

疟疾的典型发作呈( )A、周期发热,畏寒、出汗B、周期性畏寒、发热、出汗C、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退热D、发热、头痛、出汗E、寒战、发热及全身酸痛

患者,女,30岁。背部肿块,红、肿,疼痛3天,寒战、发热39℃,查体:背部肿物3cm×5cm,触之有波动感。为了提高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最好的抽血时间是A.发热开始时B.寒战开始时C.发热最高峰时D.寒战结束时E.预计寒战发热时

婴幼儿疟疾的特点不包括A.发热不规则,呈弛张热或稽留热B.脾大明显C.病死率低D.常伴有呕吐、腹泻E.贫血,血涂片可见大量疟原虫

男性,26岁,8月25日发热。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热后,曾自服退烧药,今日又寒战、高热,退热时出汗。体检一般情况好,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软,化验:白细胞数4.8×10/L,中性粒细胞76%,血涂片找疟原虫一次阴性,血培养阴性,曾患过疟疾及伤寒。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肝炎B.伤寒、副伤寒C.败血症D.钩端螺旋体病E.疟疾

女,30岁,寒战,发热,出汗,伴有脾、肝肿及大量贫血,血涂片存在疟原虫。此患者的发热类型为()。A、间歇热B、稽留热C、不规则热D、弛张热

患者男性,25岁。发热、鼻出血、面色苍白1周。初步诊断为白血病。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力的证据是()A、贫血、出血B、发热、畏寒、出汗C、骨痛、四肢关节痛D、肝、脾大E、骨髓中有大量原始细胞

间歇性发热半个月,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A、黄疸B、贫血C、脾脏肿大D、肝脏肿大E、唇周疱疹

疟疾的典型临床症状(发热、寒战、出汗)是由于()A、疟原虫的量较多所致B、毒素所致C、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及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后引起的异型蛋白反应所致D、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内生长所致E、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所致

间歇性发热20天,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A、贫血B、肝肿大C、黄疸D、脾肿大E、唇部疱疹

单选题间歇性发热半个月,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A黄疸B贫血C脾脏肿大D肝脏肿大E唇周疱疹

单选题间歇性发热20天,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A贫血B肝肿大C黄疸D脾肿大E唇部疱疹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发热、鼻出血、面色苍白1周。初步诊断为白血病。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力的证据是()A贫血、出血B发热、畏寒、出汗C骨痛、四肢关节痛D肝、脾大E骨髓中有大量原始细胞

单选题男性,33岁。因间日畏寒、发热、出汗10天就诊。检验:Hb90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找到恶性疟原虫,体检时可发现下列体征,除外()A口唇疱疹B贫血征C肝大D脾大E淋巴结肿大

单选题男性,20岁。幼时有蚕豆黄病史,近日寒战、发热、出汗,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在进行治疗时哪种药物不宜采用()A氯喹B甲氟喹C伯氨喹D青蒿素E奎宁

单选题男性,26岁,8月25日发热。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热后,曾自服退烧药,今日又寒战、高热,退热时出汗。体检一般情况好,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软,化验:白细胞数4.8×109/L,中性粒细胞76%,血涂片找疟原虫一次阴性,血培养阴性,曾患过疟疾及伤寒。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伤寒、副伤寒B钩端螺旋体病C疟疾D败血症E病毒性肝炎

单选题婴幼儿疟疾的特点不包括()A发热不规则,呈弛张热或稽留热B脾大明显C病死率低D常伴有呕吐、腹泻E贫血,血涂片可见大量疟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