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2010年度考试真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5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问题】 1、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2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 4、事件4中,幕墙还有哪些部位需要做隐蔽记录?

问答题
【2010年度考试真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5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问题】 1、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2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 4、事件4中,幕墙还有哪些部位需要做隐蔽记录?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电气集团公司投资建设一写字楼,建筑面积150407㎡,地下3层,地上31层,裙房5层,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塔楼结构为内筒外框。施工单位为某集团建筑公司,设计单位为国外某设计单位,监理为该市咨询监理公司。问题: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检验的重点是什么?

筒式结构根据房屋高度和水平荷载的性质、大小的不同,可以采用( )形式。A.框架内单筒B.成组筒结构C.筒体框架结构D.框架外单筒E.筒中筒

某医院的扩建工程中,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两层1.4万平方米,设有专门用中药治疗的特种医疗设备和停车库,该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为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能得以实现编制的计划有()A、地下结构,地上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各阶段工程施工的劳动力需求计划B、地下结构,地上主体结构装修装饰等各阶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C、资金需求计划D、施工成本控制计划E、基坑开挖时的挖机渣土运输车辆的需求计划

筒式结构根据房屋高度和水平荷载的性质、大小的不同,可以采用()形式。A:框架内单筒B:成组筒结构C:筒体框架结构D:框架外单筒E:筒中筒

某办公楼工程,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一层,地上20层,总建筑面积25000m2。地下室结构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项目负责人立即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地基基础分部验收。  【问题】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7度地震区,建筑高度为70m的办公楼,较为合适的结构体系为( )。A.框架结构B.抗震墙结构C.框架一抗震墙结构D.筒体结构

(二)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 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 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 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 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5层时安装悬挑卸料. 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釆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釆用 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釆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 施工准备工作。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工作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事件二: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孔洞(大小为0.30mx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事件三: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 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 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事件四: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 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事件二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某办公楼工程, 建筑面积 35000m2, 地下二层, 地上十五层, 框架简体结构, 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装修期间, 在地上十层, 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 结果引燃了正下方九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 引起火灾。 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 无人员伤亡。问题: 为避免该次火灾, 列出上述动火作业过程中的正确做法

某办公楼工程, 建筑面积 35000m2, 地下二层, 地上十五层, 框架简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 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 基础底标高为-6.90m, 地下水位标高-7.50m, 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粘土层。 在建筑物北侧, 距外墙轴线 2.5m 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 600mm 的供水管线, 埋深 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 底板施工前, 在基坑外侧将塔吊安装调试完成; 结构施工至地上八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 模板拆至五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 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 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 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 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 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根据工作的总体安排, 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 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问题: 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 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

(二)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 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 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 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 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5层时安装悬挑卸料. 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釆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釆用 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釆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 施工准备工作。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工作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事件二: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孔洞(大小为0.30mx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事件三: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 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 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事件四: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 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 项)?

【2010年度考试真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5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问题】 1、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2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 4、事件4中,幕墙还有哪些部位需要做隐蔽记录?

背景材料:某集团公司新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6层,框架筒体结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A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消防工程由B公司分包,建设单位委托C监理公司承担指定的监理任务。施工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背景材料:某集团公司新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6层,框架筒体结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A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消防工程由B公司分包,建设单位委托C监理公司承担指定的监理任务。隐蔽工程在验收前,应由()通知有关单位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A、建设单位某集团公司B、监理单位C公司C、施工总承包单位A公司D、分包单位B公司

某商务楼,地下3层,地上16层,框架结构,拟进行精装修,其中建筑地面工程的装饰做法为:地下3层为水泥地面,地上16层板块地面,局部为木地板。计划7d后开工。试编制板块地面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需要进行室内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的工程为()。A、地上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建设工程(内装修除外)B、地下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建设工程(内装修除外)C、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公共娱乐场所室内装修工程D、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的其他室内装修工程

某办公楼工程,建设地点为长春市王道口,建筑面积25000m2,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外窗采用塑钢制品,外墙采用聚苯板保温材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在采暖节能分项工程验收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邀请了监理、设计一起参加,检查组对分项工程质量给予了肯定。事件中,有哪些不妥?说明正确做法。

背景材料:某集团公司新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6层,框架筒体结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A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消防工程由B公司分包,建设单位委托C监理公司承担指定的监理任务。下列()都必须编制单独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A、土石方工程B、砌筑工程C、钢筋混凝土工程D、结构吊装工程E、楼地面工程

背景材料:某集团公司新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6层,框架筒体结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A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消防工程由B公司分包,建设单位委托C监理公司承担指定的监理任务。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A、见证取样检测B、试验C、复验D、外观检查

背景材料:某集团公司新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16层,框架筒体结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A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消防工程由B公司分包,建设单位委托C监理公司承担指定的监理任务。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设地点为长春市王道口,建筑面积25000m2,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外窗采用塑钢制品,外墙采用聚苯板保温材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在采暖节能分项工程验收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邀请了监理、设计一起参加,检查组对分项工程质量给予了肯定。事件中,还应对该节能分项工程进行哪些检查?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m,基础底标高为-6.90m,地下水位标高-7.50m,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5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一道墙体的底部有一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 【问题】 1.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四项)? 2.事件2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 4.事件4中,幕墙还有哪些部位需要做隐蔽记录? 4.事件4中,幕墙还有需要做隐蔽记录的部位: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构件连接节点,幕墙防雷装置,幕墙四周、内表面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封堵,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的固定,单元式幕墙的封口节点。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一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0,基础底标高为-6.900,地下水位标高-7.500,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 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五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的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1道墙体的底部有1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工程自开工至结构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陆续上报哪些安全专项方案?(至少列出4项)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一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0,基础底标高为-6.900,地下水位标高-7.500,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 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五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的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1道墙体的底部有1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事件2中,按步骤说明孔洞修补的做法。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设地点为长春市王道口,建筑面积25000m2,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6层,外窗采用塑钢制品,外墙采用聚苯板保温材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在采暖节能分项工程验收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邀请了监理、设计一起参加,检查组对分项工程质量给予了肯定。事件中,有哪些不妥?说明正确做法。

问答题某商务楼,地下3层,地上16层,框架结构,拟进行精装修,其中建筑地面工程的装饰做法为:地下3层为水泥地面,地上16层板块地面,局部为木地板。计划7d后开工。试编制板块地面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填空题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及框架支撑结构,筒体结构体系,结构体系。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框架一筒体结构,外装修为单元式玻璃幕墙和局部干挂石材。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2.000,基础底标高为-6.900,地下水位标高-7.500,基础范围内土质为粉质黏土层。在建筑物北侧,距外墙轴线2.5m处有一自东向西管径为600mm的供水管线,埋深1.80m。 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相关人员确定了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的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依据合同约定采用专业分包;底板施工前,在基坑外侧将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结构施工至地上8层时安装双笼外用电梯;模板拆至五层时安装悬挑卸料平台;考虑到场区将来回填的需要,主体结构外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楼板及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核心筒采用大钢模板施工。会后相关部门开始了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作的总体安排,首先将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随后施工单位陆续上报了其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2:地下1层核心筒拆模后,发现其中1道墙体的底部有1孔洞(大小为0.30m×0.50m),监理工程师要求修补。 事件3:装修期间,在地上10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9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所幸正在进行幕墙作业的施工人员救火及时,无人员伤亡。 事件4: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单元式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变形缝及墙体转角构造节点进行了隐蔽记录,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质疑。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