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测定固定污染源烟气组分时,若采气速度大于烟气流速,将使测定结果偏低。

55、测定固定污染源烟气组分时,若采气速度大于烟气流速,将使测定结果偏低。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采集烟道气中的尘粒时,若采气速度大于烟气速度,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准确D.无法确定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烟气与烟尘的采样不同,烟气不需要多点采样,只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采样即可。

颗粒物等速采样,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烟气速度相等,其相对误差应在()以内。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大于或小于采样点的烟气速度都将使采样结果产生偏差。A、1%B、5%C、10%D、15%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用干湿球法测定烟气中的含湿量时,烟气以()流速抽气通过干、湿球温度计,并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和测点处的烟气绝对压力确定烟气中的含湿量。A、2.5m/sB、15L/minC、2.0m/sD、18L/min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灰色、褐色或黑色等烟气在排放口处黑度的监测。

烟尘等速采样时,若采样速度小于管道内气流速度时,使测定结果偏低。

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配置的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连续测定烟气温度时,示值偏差应不大于±5℃。

采集烟道气中的尘粒时,若采气速度大于烟气速度,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准确D、不准确

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气的原理

测定烟气中烟尘浓度时,若采样速度大于烟气流速,则测量结果偏高。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烟气流速的计算与皮托管校正系数无关。

碘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时,若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可取部分吸收液进行滴定。

废气CEMS比对监测,当烟气流速参考方法测定值与CEMS测定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0%时,该烟气CEMS流速判定为合格。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观察烟气的部位应选择选在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可以有冷凝水蒸气存在。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规定,观察烟气黑度应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雨雪天、雾天及风速大于5.0m/s时不应进行观察。

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如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会使测量结果()。A、偏低B、不变C、偏高D、不能确定

判断题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烟气流速的计算与皮托管校正系数无关。A对B错

判断题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配置的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连续测定烟气温度时,示值偏差应不大于±5℃。A对B错

判断题《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灰色、褐色或黑色等烟气在排放口处黑度的监测。A对B错

单选题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如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会使测量结果()。A偏低B不变C偏高D不能确定

判断题废气CEMS比对监测,当烟气流速参考方法测定值与CEMS测定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0%时,该烟气CEMS流速判定为合格。A对B错

问答题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气的原理

单选题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当沥青烟的浓度大于和等于()℃时,应启用冷却装置,当沥青烟气温度低于该温度时不用冷却装置。调节冷却水流速度使沥青烟气进入滤筒夹时不低于40℃。A150B170C190D200

判断题《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规定,观察烟气黑度应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雨雪天、雾天及风速大于5.0m/s时不应进行观察。A对B错

判断题烟尘等速采样时,若采样速度小于管道内气流速度时,使测定结果偏低。A对B错

单选题采集烟道气中的尘粒时,若采气速度大于烟气速度,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准确D不准确

单选题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用干湿球法测定烟气中的含湿量时,烟气以()流速抽气通过干、湿球温度计,并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和测点处的烟气绝对压力确定烟气中的含湿量。A2.5m/sB15L/minC2.0m/sD18L/min

单选题测定灰分时,若马弗炉没有烟囱,会使测定结果()。A偏低B偏高C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