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发刊词是《庶民的胜利》。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发刊词是《庶民的胜利》。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文学革命”的是A:周作人B:胡适C:陈独秀D: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严复翻译《天演论》B.孙中山发表《民报发刊词》C.陈独秀创办《新青年》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鲁迅发表《狂人日记》B.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B. “兼容并包”方针的提出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1919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A、陈独秀B、李大钊C、周恩来

1917年,胡适的哪部作品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以倡导文学革命?()A、《戴东赢的哲学》B、《文学改良刍议》C、《历史的文学观念论》D、《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在1914年发表的、反映了晚清民初国家观念重要变化的《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刊登在哪个杂志上?()A、《新青年》B、《东方杂志》C、《甲寅》D、《新潮》

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的是刘半农和()。A、陈独秀B、钱玄同C、李大钊D、胡适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严复翻译《天演论》B、孙中山发表《民报》发刊词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李大钊十月革命以后发表的文章有()A、新青年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庶民的胜利D、甲寅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918年,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

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和陈独秀的()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在1918年于《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A、发表了《庶民的胜利》一文B、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创办《每周评论》期刊D、在《新青年》开辟宣传马克思主义专栏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三篇著名文章是()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新纪元》E、《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1918年,李大钊在国内发表了()文章。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庶民的胜利》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20年,陈独秀等主编的()杂志,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A、新青年B、庶民的胜利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填空题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填空题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和陈独秀的()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单选题1920年,陈独秀等主编的()杂志,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A新青年B庶民的胜利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多选题李大钊十月革命以后发表的文章有()A新青年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庶民的胜利D甲寅

单选题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

单选题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的是刘半农和()。A陈独秀B钱玄同C李大钊D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