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当降水强度小于或等于包气带稳定下渗率时,全部降水将成为?A.地下水径流B.地表水径流C.壤中流D.蓄满产流E.超渗产流

10、当降水强度小于或等于包气带稳定下渗率时,全部降水将成为?

A.地下水径流

B.地表水径流

C.壤中流

D.蓄满产流

E.超渗产流


参考答案和解析
C

相关考题:

在各种性质的降水过程中,一般降水强度的变化为()。 A、累计降水量多的降水强度大B、降水持续时间长的降水强度大C、连阴雨降水强度小、阵性降水强度大D、连阴雨降水强度大、阵性降水强度小

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应随时间加长而增大,长时段降水强度一般()短时段的降水强度。A.不等于B.等于C.大于D.小于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A: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低点的连线即为分水岭B:在超渗产流地区,只有当降水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才能产生径流C:暖湿气团由于各种原因变冷就可以产生降水,其中最常见的是锋面降水D: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期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期下渗率

产流的充分条件是()。A、降水存在B、降水强度大于下渗强度C、降水损失很小D、降水均匀

当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率等于下渗能力。()

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应随时间加长而增大,长时段降水强度一般()短时段的降水强度。A、不等于B、等于C、大于D、小于

当二氧化碳钢瓶的永久膨胀率()时合格,打上水压试验钢印。A、等于10%B、小于10%C、大于10%D、小于或等于10%

当项目的全部投资利润率()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就是可行的。A、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C、小于D、等于

当二氧化碳钢瓶的永久膨胀率()时应报废。A、等于10%B、小于10%C、大于10%D、小于或等于10%

水资源的三要素是()A、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距平B、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C、降水量、植物蒸腾和农田总蒸发D、水量、水质和水的保证率

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期下渗率。

当进入包气带的污染质在速度、数量和性质上超过岩土层的()时,就会引起岩土层中有害成分聚集,不但造成包气带污染,而且使包气带成为地下水的()。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损期的下渗率

在包气带中,水压力()大气压。A、大于B、小于C、等于D、约等于

单选题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应随时间加长而增大,长时段降水强度一般()短时段的降水强度。A不等于B等于C大于D小于

判断题当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率等于下渗能力。()A对B错

单选题当二氧化碳钢瓶的永久膨胀率()时合格,打上水压试验钢印。A等于10%B小于10%C大于10%D小于或等于10%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 )时需预测特征因子在包气带中迁移。A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大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100 mB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100 mC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横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50 mD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或厚度超过50 m

单选题产流的充分条件是()。A降水存在B降水强度大于下渗强度C降水损失很小D降水均匀

单选题当项目的全部投资利润率()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就是可行的。A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C小于D等于

单选题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期下渗率。

单选题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Aa、降雨强度B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c、稳定下渗率Dd、初损期的下渗率

单选题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期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期下渗率

单选题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A降雨强度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D初损期的下渗率

单选题在各种性质的降水过程中,一般降水强度的变化为()。A累计降水量多的降水强度大B降水持续时间长的降水强度大C连阴雨降水强度小、阵性降水强度大D连阴雨降水强度大、阵性降水强度小

填空题当进入包气带的污染质在速度、数量和性质上超过岩土层的()时,就会引起岩土层中有害成分聚集,不但造成包气带污染,而且使包气带成为地下水的()。

单选题当二氧化碳钢瓶的永久膨胀率()时应报废。A等于10%B小于10%C大于10%D小于或等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