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雇佣工人200人,每人日工资5元,日工作时间10小时,全厂日消耗生产资料价值9000元,制造产品10000件,每件产品的社会价值1.1元,试计算:(1)该厂一天的剩余价值是多少?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若将工作日延长1小时,该厂一天的剩余价值是多少?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若工作日长度不变,由于采用新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该厂一天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某工厂雇佣工人200人,每人日工资5元,日工作时间10小时,全厂日消耗生产资料价值9000元,制造产品10000件,每件产品的社会价值1.1元,试计算:(1)该厂一天的剩余价值是多少?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若将工作日延长1小时,该厂一天的剩余价值是多少?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若工作日长度不变,由于采用新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该厂一天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年剩余价值量: 全年商品价值总量:50元×6000=30(万元) 每年消耗的固定资本:10×(1/10)=1(万元) 每年消耗的流动资本:5×(12/3)=20(万元) 流动资本中每年工资支出:V=50×100×12=6(万元) 每年消耗的不变资本:c=1+20-6=15(万元) 年剩余价值量:M=W-(c+v)=30-(15+6)=9(万元)$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n=(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总资本 =(1+20)/(10+5)=1.4(次)$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M'=(m/V)×100%=(9/6)×100%=150%

相关考题:

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多了,雇佣工人的劳动量增多了,剩余价值量增多了。由此而论( )。A.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B.和剩余价值率一样,年剩余价值率也表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不必然地表现为剥削程度的提高,但却表现着剥削量的增多D.年剩余价值率不表现剥削程度,却表现着资本增值的程度

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绝对延长工作日。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 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E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假定工人工作日9小时,剩余价值率200%。在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率要提高150%,则必要劳动时间应为( )A.1.5小时B.2小时C.2.5小时D.3小时

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机器30万元,使用期限5年。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3个月。该企业年产值270万元,每月工人工资总额5万元。运用上述资料计算:(1) 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2) 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率多少?

在现代社会,资本家为提高剩余价值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绝对延长工作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材料】某资本家的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计算,月产棉纱5000公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半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2)资本家本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从整个社会来说,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A.工人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B.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不会增加C.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但剩余价值率不会提高D.剩余价值率仍可提高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剩余价值

下列有关剩余价值的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剩余价值不是从流通过程产生的,而是在劳动力消费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B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价值而产生的那部分剩余价值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

某资本家雇佣工人300个,每人每月工资60元。每个工人月耗生产资料180元,生产产品120件,每件产品社会价值为6元。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从整个社会来说,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A、工人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B、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不会增加C、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但剩余价值率不会提高D、剩余价值率仍可提高

某资本家雇佣工人300个,每人每月工资60元。每个工人月耗生产资料180元,生产产品120件,每件产品社会价值为6元。如果这个资本家改进技术,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每件产品社会价值仍为6元,那么,这个资本家每月、每年分别可获多少超额剩余价值?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A、二者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剩余价值率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C、相对剩余价值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不以技术进步为条件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要求延长工作日,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部要求延长工作日E、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现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式

剩余价值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A、如果资本家雇佣工人总数是一定的,则剩余价值率越高,他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B、如果资本家雇佣工人总数是一定的,则剩余价值率越高,他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少C、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则雇佣工人总数越多,他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D、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则雇佣工人总数越多,他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少E、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都是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途径

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也叫剥削率。()

单选题(2013.10单9)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问答题某资本家雇佣工人300个,每人每月工资60元。每个工人月耗生产资料180元,生产产品120件,每件产品社会价值为6元。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单选题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则是()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判断题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绝对延长工作日。A对B错

多选题资本家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途径有 ( )A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增加可变资本总量C增加不变资本总量D降低剩余价值率E无限度地延长工人工作日

单选题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问答题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剩余价值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