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21周,因淋巴结核住院,发热数天,医嘱肌内注射退烧药物。 请问:1.为该患者做肌内注射适合选用何部位? 2.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患儿,女,21周,因淋巴结核住院,发热数天,医嘱肌内注射退烧药物。 请问:1.为该患者做肌内注射适合选用何部位? 2.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相关考题:

患儿,女,1。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患者,女,3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丸酮注射治疗1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应首先检查A.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B.面部有无痤疮C.有无毛发增多D.有无皮肤黏膜出血E.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

患者女,3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皇丸酮注射治疗1个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应首先检查A.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B.面部有无痤疮C.有无毛发增多D.有无皮肤黏膜出血E.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

关于肌内注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强刺激性药物不能肌内注射B.长期肌内注射时,应交替注射部位C.淤血及血肿部位不宜进行肌内注射D.为减少损失,可选择瘢痕及以前注射的针眼部位进行注射E.遇针体折断时,应保持局部和肢体不动,迅速拔出

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患儿,男,18个月。因高热惊厥入院,遵医嘱护士给其肌内注射安痛定。宜选用的注射部位是()。A.股外侧肌B.上臂三角肌C.臀大肌D.大腿前侧E.上臂三角肌下缘

患儿,女,3个月。重症佝偻病,医嘱肌内注射维生素D,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为口服预防量B、注射后2~3日加服钙剂C、选用较粗的针头D、每次更换注射部位E、深部肌内注射

女,23岁。遵医嘱需肌内注射,在注射室内尚有男患者时,护士让该患者露出臀部进行注射,引起她的不满,护士则认为来看病就无须避嫌。该护士的观点和做法违背的伦理原则() A.公正原则B.尊重原则C.不伤害原则D.公益原则E.有利原则

患者,男,50岁,因急性胃肠炎入院。护士遵医嘱为其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护士选择肌内注射的部位,以下哪项不适宜A.臀大肌B.臀中肌C.臀小肌D.三角肌E.三角肌下缘

患者,女,3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酮注射治疗1个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首先检查A、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B、面部有无痤疮C、有无毛发增多D、有无皮肤黏膜出血E、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

患者男,23岁。在工地被铁器刺伤。医嘱给予破伤风抗毒素肌内注射,皮试结果呈阳性,脱敏注射方法为A、分2次肌内注射B、分4次肌内注射C、分2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D、分4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E、分4次稀释,逐渐增量,肌内注射

患者男,23岁。在工地被铁器刺伤。医嘱给予破伤风抗毒素肌内注射,皮试结果呈阳性,脱敏注射方法为A.分2次肌内注射B.分4次肌内注射C.分2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D.分4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E.分4次稀释,逐渐增量,肌内注射

需要两种药物同时肌内注射时,应注意();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注射部位。

某患者外伤入院,护士遵医嘱使用青霉素,下列关于做皮试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皮下注射B、需要皮内注射C、需用肌内注射D、需要静脉注射E、需要动脉注射

患者,女性,19岁,因手外伤到急诊就诊,医嘱破伤风抗毒素ID。请问“ID”的正确含义是()A、皮内注射B、皮下注射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E、静脉滴注

患儿,2岁。护士为其进行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的注射部位是()A、臀中肌、臀小肌B、上臂三角肌C、前臂外侧肌D、股外侧肌E、臀大肌

患者,男,52岁,2型糖尿病,因肺部感染而入院。医嘱青霉素80万单位肌内注射。青霉素皮试20分钟后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时针梗与皮肤的角度为()。A、30°B、60°C、90°D、120°E、150°

患者,男,28岁,不慎被铁钉扎伤脚部,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肤试验结果为阳性,护士为患者进行脱敏注射。采用TAT脱敏注射时,选用的注射途径为()A、皮内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动脉注射E、肌内注射

患者,女,38岁,因大叶性肺炎而连续注射青霉素数天,在治疗过程中,须重做皮试的情况是()A、肌内注射改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每天2次改成每天4次C、患者因故未注射药物D、更换不同批号的青霉素E、患者病情加重,出现畏寒、寒战

单选题患者女,2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酮注射治疗1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应首先检查( )A有无毛发增多B面部有无痤疮C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D有无皮肤黏膜出血E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

填空题需要两种药物同时肌内注射时,应注意();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注射部位。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在工地上被铁钉扎伤来院就诊,医嘱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皮试结果阳性,拟进行脱敏注射,方法为()A分2次肌内注射B分4次肌内注射C分2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D分4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E分4次逐渐增量稀释肌内注射

单选题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 )A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B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防止折针C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D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E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单选题患者,女,27岁,主诉:停经7周,阴道少量流血1天,诊断为早孕,先兆流产。医嘱:黄体酮20mg,im,qd。护士小张为患者进行臀大肌肌内注射。护士在进行肌内注射时,为减轻疼痛下列措施不妥的是()A侧卧位时上腿应弯曲,下腿伸直B注射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C注射时应做到“二快一慢加匀速”D避免同一处反复多次注射E选用长针头进行深部肌内注射

单选题患者,男,28岁,不慎被铁钉扎伤脚部,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肤试验结果为阳性,护士为患者进行脱敏注射。采用TAT脱敏注射时,选用的注射途径为()A皮内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动脉注射E肌内注射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在工地上被铁钉扎伤就诊,医嘱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皮试结果阳性,拟进行脱敏注射,方法为()A分2次肌内注射B分4次肌内注射C分2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D分4次平均稀释肌内注射E分4次逐渐增量稀释肌内注射

问答题请阐述你在为患儿做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时如何确保用药安全?

单选题患儿,2岁。护士为其进行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的注射部位是()A臀中肌、臀小肌B上臂三角肌C前臂外侧肌D股外侧肌E臀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