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塑性材料,规定以产生0.2%的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称为名义屈服点。

20、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塑性材料,规定以产生0.2%的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称为名义屈服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对于许多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工程上规定以试样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该材料的屈服点。A.0.3%B.0.2%C.0.4%

对于工程中常用的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国家标准规定,试件卸载后有0.2%的塑性应变时对应卸载点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以加载试件中的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为屈服点,称为条件屈服点。()

中碳钢和高碳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以残余变形0.2%的应力作为名义( )。A:屈服强度B:拉伸强度C:弯曲强度D:极限强度

对于许多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工程上规定以试样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该材料的屈服点。A、0.3%B、0.2%C、0.4%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材料,通常规定产生()的残余变形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A、0.5%B、0.2%C、0.1%D、0.05%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以卸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变为()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假想屈服点,也称为条件屈服点。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规范规定的条件屈服点为()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0.9倍的极限抗拉强度C、0.85倍的极限抗拉强度D、0.8倍的极限抗拉强度

对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条件屈服点σ2.0是指()。A、钢筋应变为0.2%时的应力B、使钢筋残余应变为0.2%的卸载起点应力C、钢筋残余应变为0.2%,与σ-ε曲线垂直相交点处的应力

不存在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以产生0.2%的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其屈服强度。

冷轧带肋钢筋呈硬钢性质,无明显屈服点,一般将对应于塑性应变为()时的应力定为屈服强度。A、0.2%B、1%C、0.5%D、4%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规范"规定的条件屈服点为:()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0.9倍极限抗拉强度C、0.85倍极限抗拉强度D、0.8倍极限抗拉强度

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名义屈服点可取( )A、A 残余应变为0.01%时对应的应力B、B 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C、C. 残余应变为0.33%时对应的应力D、D. 残余应变为0.4%时对应的应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一般以其残余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强度。A、1.0%B、2.0%C、0.2%D、0.4%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S0.2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问答题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两者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什么不同?

判断题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取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强度设计指标。A对B错

判断题冷拔钢丝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根据其ζ-ε曲线定出残余应变为0.2%的卸载应力。A对B错

判断题对应于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称为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条件屈服点。A对B错

填空题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以卸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变为()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假想屈服点,也称为条件屈服点。

单选题冷轧带肋钢筋呈硬钢性质,无明显屈服点,一般将对应于塑性应变为()时的应力定为屈服强度。A0.2%B1%C0.5%D4%

单选题当金属拉伸试验时,达到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称为()。A上屈服点B下屈服点C最大应力点D屈服点

填空题对于无屈服点的钢材,可取相当于残余应变为()时的应力为名义屈服点。

单选题高碳钢采用条件屈服点,用σ0.2表示,即:()A 取极限强度的20%B 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C 取应变为0.2时的应力D 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单选题在零件强度设计时,静应力条件下的塑性材料是以______作为极限应力,而脆性材料是以______作为极限应力。(  )A强度极限σb;屈服点σs。B屈服点σs;强度极限σbC强度极限σb;强度极限σsD屈服点σs;屈服点σs;

填空题钢材的σ0.2表示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硬钢,人为规定塑性变形达到0.2%标距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点也称()。

单选题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通常以产生0.2%的()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A应变B残余应变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

单选题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一般以其残余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强度。A1.0%B2.0%C0.2%D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