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淬火时的理想冷却速度是从高温到室温始终保持大于Vk的冷速快速冷却

钢淬火时的理想冷却速度是从高温到室温始终保持大于Vk的冷速快速冷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相关考题:

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 A、在约500℃以上的高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B、在约550℃以上的高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可能缓慢C、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D、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尽可能缓慢的冷却速度

钢材加热到奥氏体化以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的工艺的过程叫( )。 A、 回火B、 正火C、 淬火D、 退火

调质即()A、将淬火钢加热到150~250摄氏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B、将淬火钢加热到500~650摄氏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C、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摄氏度,保温后,再冷却D、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摄氏度,保温后,急冷

钢的表面淬火通过()加热,适时立即急速冷却淬火。A、一定速度B、较快速度C、快速D、缓慢

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A、在约500℃以上的高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B、在约550℃以上的高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C、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钢材奥氏体化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的工艺过程叫淬火。

在钢的淬火过程中,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时,其冷却速度必须大于()。

钢的退火,其冷却速度()钢的淬火冷却速度。

淬火是将钢加热、保温并快速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金属熔体在冷却过程中,以()的冷却速度冷却就可得到非晶。A、大于10%℃/s;B、大于10%℃/s;C、相当于钢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淬火时,先将加热经保温后的钢件放入水中急冷,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放入油中冷却,这种方法称为()。A、单介质淬火B、淬火C、双介质淬火D、分级淬火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后,以大于奥氏体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发生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过程。

将高温的钢件放入一种淬火介质中冷却至室温的处理是()。A、分级淬火B、等温淬火C、单液淬火D、双液淬火

钢进行淬火的冷却方式为()。A、缓慢冷却B、空气冷却C、快速冷却D、高温冷却

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将两个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问: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将两个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问:哪个温度淬火后未溶碳化物量多?

临界淬火冷却速度(VK)越大,钢的淬透性越高。

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A、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B、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尽可能缓慢C、从高温至低温一直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问答题将两个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问:哪个温度淬火合适?为什么?

判断题临界淬火冷却速度(VK)越大,钢的淬透性越高。A对B错

单选题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A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B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尽可能缓慢C从高温至低温一直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问答题将两个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问: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问答题将两个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问:哪个温度淬火后未溶碳化物量多?

问答题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K的冷却速度至室温。试问: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名词解释题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

问答题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

单选题下列诸因素中,()是造成45钢淬火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A加热温度低于Ac3B加热温度高于Ac3C保温时间过长D冷却速度大于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