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有在中温区冷却慢,低温区冷却快的特性。

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有在中温区冷却慢,低温区冷却快的特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相关考题:

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 A、在约500℃以上的高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B、在约550℃以上的高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可能缓慢C、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D、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尽可能缓慢的冷却速度

要使合金具有实效硬化能力,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并保持足够时间后,应使其()。 A、先快后慢冷却B、缓冷C、先慢后快冷却D、快冷

淬火冷却时先将工件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随后取出放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冷却的淬火工艺称( )。 A. 马氏体分级淬火B. 双介质淬火C. 贝氏体等温淬火

同一炉号、直径均为φl2mm的40Cr钢试棒,在相同的加热温度条件下,分别用油淬和盐水淬火,盐水淬火试棒硬度稍高于油淬试棒的原因是()A、油冷却速度慢,产生自回火B、油冷却速度慢,产生非马氏体组织C、盐水冷却速度快,淬火后马氏体位错密度高D、盐水冷却速度比油快,不会产生非马氏体组织

一个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有什么冷却特性,试加以说明?

在淬火工艺中所采用的冷却介质称为淬火介质。()

理想的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应在C曲线“鼻尖”附近(450~650℃)要慢,在450℃以下要快。()

调质处理就是()热处理。A、淬火+高温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低温回火D、淬火+自然冷却

油作为淬火介质的主要缺点,是低温区冷却缓慢,不易使钢发生马氏体转变。()

工件在淬火介质中保持的时间称为淬火冷却时间。()

工件淬火冷却所使用的介质称为()冷却介质。

某种淬火介质具有良好的冷却特性,是因为它存在逆溶性,这种淬火介质是()。A、聚醚水溶液B、食盐水溶液C、三硝水溶液D、聚乙烯醇水溶液

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A、在约500℃以上的高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B、在约550℃以上的高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C、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水的淬火冷却特性正好与我们所期望的理想冷却性能相等。()

一个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有什么冷却特性?为什么?

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及水溶液、油、()及空气等。不同介质有不同的冷却特性,适用于不同的淬火要求A、柴油B、汽油C、熔盐D、盐酸

要使合金具有时效硬化能力,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并保持足够时间后,应使其()。A、先快后慢冷却B、缓冷C、先慢后快冷却D、快冷

淬火时,冷却速度快时,应采用较高的冷却起始温度,以防开裂。

重要弹簧常用的热处理是()。A、淬火+高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加热+缓慢冷却D、淬火+低温回火

钢的调质处理是()的热处理。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加热+缓慢冷却

淬火钢重新加热至350-5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操作称为()。A、低温回火B、中温回火C、高温回火D、软化回火

开机时,应先通();停车时,应先停冷媒或机器,后停冷却系统。A、高温介质B、低温介质C、冷却工质D、冷却介质

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A、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B、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尽可能缓慢C、从高温至低温一直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单选题熔融状态的盐也常用作淬火介质,具有理想的冷却速度,常用于形状复杂和变形要求严格的小零件()A低温淬火B等温淬火C分级淬火D分级淬火或低温淬火

单选题热裂纹是指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凝固温度附近的()所产生的裂纹。A低温区B中温区C高温区D常温区

判断题双介质淬火就是将钢奥氏体化历,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前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A对B错

判断题双介质淬火就是将钢件奥氏体化后,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前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A对B错

单选题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A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B在约550℃以上高温区冷速应具有足够快的冷速,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尽可能缓慢C从高温至低温一直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