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机械通气的病人,呼吸功能监测项目应包括A.意识神志B.血气分析、酸碱值C.FiO2D.气道压力

5、机械通气的病人,呼吸功能监测项目应包括

A.意识神志

B.血气分析、酸碱值

C.FiO2

D.气道压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意识神志;血气分析、酸碱值;FiO2;气道压力

相关考题:

预防性机械通气适应证包括A、换气功能衰竭B、通气功能衰竭C、长时间休克D、呼吸功能失调E、心肺复苏后期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除外A.心肺复苏后期治疗B.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C.呼吸肌功能丧失D.呼吸道梗阻E.术后恢复期病人

影响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值的因素不包括:A、病人手指的大小B、病人通气功能C、病人换气功能D、探头与监测测部位的接触情况E、监测部位循环灌注情况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于A、监测呼吸衰竭B、监测酸碱平衡失调C、监测肺功能D、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E、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判断

BPD病人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可以使用无协同的指令通气模式,即IMV模式B、重视人机的协调,避免人机对抗C、对指令通气以外的自主呼吸给予足够的支持D、利用呼吸机的监测曲线帮助调节呼吸机参数病人的呼吸管理要提供适当的呼吸支持,足够但不过度的呼吸支持。

严重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机械通气的主要目的应除外:()。 A、减少呼吸的能量消耗B、增加通气量C、改善换气功能D、兴奋呼吸中枢

通气机呼吸气路的基本功能包括()A、吸气期引导通气机的输出气体到达病人肺内B、呼气期引导病人呼气排出气路,防止呼出气的复吸入C、吸入气体的湿化作用D、PEEP调节E、监测信息采集

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除外()A、心肺复苏后期治疗B、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C、呼吸肌功能丧失D、呼吸道梗阻E、术后恢复期病人

通气泵衰竭包括呼吸中枢冲动发放减少和传导障碍、胸廓的机械功能障碍和()。

呼吸功能监测内容包括()、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的吸呼比应调整为()。A、2:1~1:1B、1:1~1:1.5C、1:1.5~1:2.0D、1:2.0~1:2.5

MSOF病人呼吸功能的支持上需要()。A、持续吸氧B、气管切口C、注射呼吸兴奋剂D、气管插管E、机械通气

下列哪一项不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A、心肺复苏后期治疗B、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C、换气功能衰竭D、呼吸肌功能失调或丧失E、术后恢复期病人

某病人服敌敌畏约7小时昏迷入院,衣服上呕吐物散发出浓烈酒味及大蒜味。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的即刻护理措施不包括() A、清除呼吸道分泌物B、气管插管C、机械通气D、应用呼吸兴奋器E、加压面罩呼吸囊辅助通气

简述机械通气患者上机后呼吸功能监测和气道管理的内容。

麻醉期间,呼吸功能监测包括()A、肺通气功能B、血气分析C、SpOD、ETC0E、动脉血压

多选题动脉血气分析常用于()A监测呼吸衰竭B监测酸碱平衡失调C监测肺功能D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E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判断

单选题某病人服敌敌畏约7小时昏迷入院,衣服上呕吐物散发出浓烈酒味及大蒜味。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的即刻护理措施不包括()A清除呼吸道分泌物B气管插管C机械通气D应用呼吸兴奋器E加压面罩呼吸囊辅助通气

多选题MSOF病人呼吸功能的支持上需要()A持续吸氧B气管切口C注射呼吸兴奋剂D气管插管E机械通气

问答题简述机械通气患者上机后呼吸功能监测和气道管理的内容。

填空题呼吸功能监测内容包括()、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单选题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除外()A心肺复苏后期治疗B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C呼吸肌功能丧失D呼吸道梗阻E术后恢复期病人

多选题麻醉期间,呼吸功能监测包括()A肺通气功能B血气分析CSpODETC0E动脉血压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需监测PETCO2,关于此监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ETCO2监测具有直观、无创、简便、快速等特点,已成为全身麻醉常用的监测项目B在无明显肺部疾病的情况下,可认为PETCO基本上等于PaCO2CPETCO2的正常值为35-45mmHgDPETCO2监测可反映机体代谢功能、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和通气系统功能的变化E麻醉深度不够、病人出现疼痛、低温、通气不足、上呼吸道梗阻,重复呼吸、机械通气无效腔增加等,可使PETCO2增加

单选题预防性机械通气适应证包括()A换气功能衰竭B通气功能衰竭C长时间休克D呼吸功能失调E心肺复苏后期治疗

多选题通气机呼吸气路的基本功能包括()A吸气期引导通气机的输出气体到达病人肺内B呼气期引导病人呼气排出气路,防止呼出气的复吸入C吸入气体的湿化作用DPEEP调节E监测信息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