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乙酸盐(TAE)电泳缓冲液比硼酸盐(TBE)电泳缓冲液对超螺旋DNA的分离效果强,但长时间使用时需要经常更换

17、乙酸盐(TAE)电泳缓冲液比硼酸盐(TBE)电泳缓冲液对超螺旋DNA的分离效果强,但长时间使用时需要经常更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相关考题:

下列可用来表示电泳时缓冲液的导电能力的是A.电泳缓冲液的黏滞性B.电泳缓冲液的体积C.电泳缓冲液的组成D.电泳的离子强度E.电泳缓冲液的pH

在 pH为8.6的电泳缓冲液中,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浆蛋白时,电泳一定时间后,最靠近正极的是:( )。A、γ-球蛋白B、α1-球蛋白C、β-球蛋白D、清蛋白E、球蛋白

脂蛋白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pH8.6电泳缓冲液)从负极到正极依次是( )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通常用A、1×TAE或0.5×TBEB、TPE溶液C、0.5×TAE或0.5×TBED、巴比妥缓冲液E、磷酸盐缓冲液

TBE是常用电泳缓冲液的缩写,它是A、Tris-乙酸缓冲液B、Tris-硼酸缓冲液C、Tris-磷酸缓冲液D、碱性缓冲液E、Tris-甘氨酸缓冲液

电泳分离血浆清蛋白(pI=4.9)和球蛋白(pI=6.6)时,为达到分离效果最好应选择电泳缓冲液的pH值是( )A.pH 7.6B.pH 6.6C.pH 5.9D.pH 4.9

夏天的时候把电泳缓冲液储存在4℃,可以降低电泳过程产热对PCR产物的影响。()

对紫外线灯管的消毒效果要经常进行监测,当使用时间超过1500h的灯管应更换。

下列哪项是我们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泳缓冲液()。A、2×TAEB、2×TBEC、1×TBED、1×TAE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A、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B、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C、合成RNA引物D、将双螺旋解链

下列有关“电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泳不能区分长度不同的核酸片段B、电泳缓冲液带负电荷,而核酸本身带正电C、DNA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从负极向正极移动D、DNA在琼脂糖泳道里的快慢取决于分子量量大小,分子量越小,速度越慢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A、单链DNA分子B、双链DNA分子C、环状DNA分子D、超螺旋DNA分子E、部分双链DNA分子

表示电泳缓冲液的导电能力的是()A、电泳缓冲液的黏滞性B、电泳缓冲液的体积C、电泳缓冲液的组成D、电泳缓冲液的离子强度E、电泳缓冲液的pH

硼酸盐、铝酸盐都属于弱酸强碱盐。()

氟电极对氟硼酸盐离子(BF4-)不响应,如果水样中含有氟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

论述硼酸盐和硅酸盐玻璃结构的桥氧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电泳缓冲液使用一定时间后出现DNA在凝胶中跑不动现象的原因,有何解决办法?

天然双链闭环DNA(cccDNA)的比超螺旋(δ)为-0.05,复制时解螺旋酶将双链撑开,如果反应系统中无旋转酶,当比超螺旋达到+0.05时,DNA的扭曲张力将阻止双链解开,此时已解开的双链占DNA分子的百分数是多少?

其他硼酸盐

毛细管电泳型测序仪电泳时产生电弧,主要原因是()。A、电泳缓冲液漏出B、电泳缓冲液配有误C、电极、加热板或自动进样器上有灰尘沉积D、测序样本纯化不完全,含有盐性成份E、加热板温度过高

毛细管电泳型DNA测序仪电泳时仪器显示无电流,最常见的原因为()。A、缓冲液配制错误B、毛细管内有气泡C、电泳缓冲液蒸发使液面降低,而未能接触到毛细管的两端D、电极弯曲而无法浸入缓冲液中E、加热板温度过高

氟电极对氟硼酸盐离子(B.F4-)不响应,如果水样中含有氟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

判断题氟电极对氟硼酸盐离子(B.F4-)不响应,如果水样中含有氟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A对B错

单选题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通常用(  )。A1×TAE或0.5×TBEBTPE溶液C0.5×TAE或0.5×TBED巴比妥缓冲液E磷酸盐缓冲液

单选题表示电泳缓冲液的导电能力的是()A电泳缓冲液的黏滞性B电泳缓冲液的体积C电泳缓冲液的组成D电泳缓冲液的离子强度E电泳缓冲液的pH

多选题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A单链DNA分子B双链DNA分子C环状DNA分子D超螺旋DNA分子E部分双链DNA分子

判断题对紫外线灯管的消毒效果要经常进行监测,当使用时间超过1500h的灯管应更换。A对B错

单选题毛细管电泳型测序仪电泳时产生电弧,主要原因是()。A电泳缓冲液漏出B电泳缓冲液配有误C电极、加热板或自动进样器上有灰尘沉积D测序样本纯化不完全,含有盐性成份E加热板温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