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3个物理块,考虑以下页面号引用串:5、0、1、2、0、3、0、4、2、3、0、3、2、1、2、0、1、5、0、1若采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则发生()次页面置换。A.5B.6C.7D.8

假设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3个物理块,考虑以下页面号引用串:5、0、1、2、0、3、0、4、2、3、0、3、2、1、2、0、1、5、0、1若采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则发生()次页面置换。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和解析
C 解析:本题考查页面置换算法。对于页面置换类的题目,一般只要理解了置换算法的执行过程,那么计算相对是比较简单的,这里需要采用OPT算法,即最佳置换算法。一般我们采用表格的方法,以堆栈的顺序来计算比较方便。请见下表: 经过计算,缺页次数为7。

相关考题:

已知图的邻接矩阵,根据算法,则从顶点0出发,按深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 ) A0 2 4 3 1 5 6B0 1 3 5 6 4 2C0 4 2 3 1 6 5D0 1 3 4 2 5 6

有一个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分配给某个进程3个页框(假设开始时页框为空)。某进程执行时的页面访问序列是:0,6,0,1,5,1,5,4,1,2,5,2,4,5,2,3,5,3。若采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缺页次数为A.10B.9C.8D.7

3 . 某企业2 0 1 0 年1 月1 日购人一项专利权,价值为l 8 0 0 0 0 元,同时规定其使用年限为8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2 0 1 5 年该专利权发生了减值,其可收回 金额为2 5 0 0 0 元。2 0 1 6 年企业应对该专利权计提的摊销额为( ) 元。A .2 2 5 0 0B .1 2 5 0 0C .8 3 3 3 .3 3D .1 5 8 3 3 .3 3

1 0 .某企业于2 0 0 9 年1 2 月3 1 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 4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 年,预 计净残值为2 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2 0 1 0 年1 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为( ) 。A .2 0 0 0 元B .2 3 3 3 .3 3 元C .2 3 0 0 元D .2 2 0 0 元

在虚拟存储系统中,假设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 2、 5、1、2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A、5B、6C、7D、8

设某进程的访问串为:1,3,1,2,4,分配给它的页框数为3,按FIFO页面置换算法,当访问4号页面时,应淘汰( )号页面。

在请求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4帧(开始时为空),若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当页面访问序列为1、8、1、7、8、2、7、2、1、8、3、8、2、1、3、1、7、1、3、7时,将产生( )次缺页中断。 A 4B 5C 6D 7

设某进程的页访问串为:1、3、1、2、4,工作集为3块,问:按LRU页面替换算法,当访问4号页面时,应淘汰()号页面。 A 1B 2C 3D 4

以下与向量组α1=(3,2,0),α2=(1,0,3),α3=(1,2,0)不等价的向量组是()。 A.(2,3,0),(1,0,3),(0,1,1)B.(1,0,0),(0,1,0),(0,0,1)C.(4,2,3),(2,2,3),(4,4,0)D.(3,2,0)(1,2,0),(0,1,0)

有一个虚拟存储系统,配合某个进程3页内存(假设开始时内存为空),页面访问序列是:3,2,1,0,3,2,1,3,2,1,0,4。若采用最佳页面淘汰算法,缺页次数为______。A.7B.8C.9D.10

若定义static int a[2][2]={1,2,3,4},则a数组的各数组元素分别为______。A.a[0][0]=1、a[0][1]=2、at[1][0]=3、a[1][1]=4B.a[0][0]=1、a[0][1]=3、a[1][0]=2、a[1][1]=4C.a[0][0]=4、a[0][1]=3、a[1][0]=2、s[1][1]=1D.a[0][0]=4、a[0][1]=2、a[1][0]=3、a[1][1]=1

● 某进程有 5 个页面,页号为 0~4,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表中状态位等于0 和1分别表示页面不在内存或在内存。若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3个存储块,当访问的页面3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 (25) 的页面。假定页面大小为 4K,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2C25H,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十六进制 (26) 。(25)A. 0B. 1C. 2D. 4(26)A. 2C25HB. 4096HC. 4C25HD. 8C25H

以下施工网络图中,若结点。和6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则关键路径为(44)。A.0→1→3→6B.0→1→4→6C.0→1→2→4→6D.0→2→5→6

某进程有5个页面,页号为0~4,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表中状态位等于0和1分别表示页面不在内存或在内存。若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3个存储块,当访问的页面3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25)的页面。假定页面大小为4K,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2C25H,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十六进制(26)。(50)A.0B.1C.2D.4

??某进程有5个页面,页号为0~4,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表中状态位等于0和1分别表示页面不在内存或在内存。若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3个存储块,当访问的页面3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25)的页面。假定页面大小为4K,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2C25H,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十六进制(26)。??A.0B.1C.2D.4

某进程有 4 个页面。页号为 0-3,页面变换表及状态位,访问位和修改位的含义如下图所示。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 3 个存储块。当采用第二次机会页面转换算法时,若访问的页面 1 不在内存,这是应该淘汰的页号为( )A.0B.1C.2D.3

某计算机系统页面大小为4K ,进程的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若进程的逻辑地址为2D16H。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 )。 页号 物理块号 0 1 1 3 2 4 3 6A.2048HB.4096HC.4D16HD.6D16H

某进程有4个页面,页号为0~3,页面变换表及状态位、访问位和修改位的含义如下图所示。若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3个存储块,当访问的页面1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 )的页面的系统代价最小。A.0B.1C.2D.3

发生缺页时,通常需要进行页面置换,页面置换算法的优劣将会影响虚拟存储系统的性能。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有理想页面置换算法(OPT:Optimal)、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First-In First-Out)以及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Least Recently Used)。某程序在内存中分配3页,初始为空,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给出采用先进先出(FIFO)、最近最少使用(LRU)和理想(OPT)页面置换算法所得到的内存中的页面变化序列。注:缺页标记栏,用○表示没有缺页,用×表示发生了缺页。

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FIF0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1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在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结果。

某系统采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假设某进程有 6 个页面,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 4 个 存储块,其页面变换表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状态位等于 1 和 0 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或不在内 存。当该进程访问的第 4 号页面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面号为( )的页面。A.1B.2C.3D.5

某进程有4个页面,页号为0~3,页面变换表及状态位、访问位和修改位的含义如下图所示。若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3个存储块,当访问的页面1不在内存时,淘汰表中页号为( )的页面代价最小。A.0B.1C.2D.3

以下施工网络图中,若节点0和6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则关键路径为( )。A.0→1→3→6B.0→1→4→6C.0→1→2→4→6D.0→2→5→6

进程P有8个页面,页号分别为0-7,页面大小为 4K,,假设系统给进程P 分配了4个存储块P,进程P的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表中状态位等于1和0 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和不在内存。若进程P要访问的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5148H,则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十六进制( );如果进程P要访问的页面6不在内存,那么应该淘汰页号为(请作答此空)的页面A.1B.2C.5D.9

某系统采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假设某进程有6个页面,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4个存储块,其页面变换表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状态位等于1和0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或不在内存。当该进程访问的第4号页面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面号为( )的页面。A.1B.2C.3D.5

某系统采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假设某进程有6个页面,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4个存储块,其页面变换表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状态位等于1和0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或不在内存。当该进程访问的第3号页面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面号为(49)的页面。A.0B.2C.4D.5

以下工程进度网络图中,若结点0和6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则关键路径为 ( ) 。A 0→1→3→6B 0→1→4→6C 0→1→2→4→6D 0→2→5→6

假设$a=range(1,20,5),则print_r($a)的输出结果为()。A、Array([0]=1[1]=6[2]=11[3]=16)B、Array([0]=1[1]=20[2]=5)C、Array([0]=5[1]=10[2]=15[3]=20)D、Array([0]=5[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