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开始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增长减缓期。A.1964B.1949C.1978D.2001

从()年开始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增长减缓期。

A.1964

B.1949

C.1978

D.2001


参考答案和解析
C

相关考题: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l972年的十年里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13分)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阶段。”A、高效率发展B、高质量发展C、中高速度增长D、平稳增长

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缺定:2010年我国人口控制在()亿以内;2040—2050年出现人口零增长时的人口数控制在()亿以内。A.13,14B.14,15C.14,16D.15,17

从1949年建国开始,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980年至l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08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 )。A.大力发展服务业B.保持经济快速增长C.支持中小企业发展D.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根据所给资料信息可以推断出: A.由于我国每年都有大量新生婴儿出生,所以0-14岁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状态B.2011-20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2011-2015年我国总人口增长量均不超过700万人D.按2015年人口净增长量计算,2018年年底我国人口将超过14亿人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结合我国人口现状,说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06--2014年我国总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4.1%B.“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C.按现有增长率估算.2015年末我国人口将超过13.8亿人D.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同比上升

《京都议定书》对碳减排实行“双轨制”,即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08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①大力发展服务业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对分散”时期指的是()。A、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B、人口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郊区C、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D、区域内部人口从城市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2014年1月2日电,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人口自然减少数(死亡人口数减去出生人口数)多达24.4万人,减幅之大创历史最高纪录。日本人口从2005年开始转为自然减少,2006年曾出现人口增长,2007年开始人口再次减少,2013年是连续第()年减少。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最近国务院关于我国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组成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进入了()A、创立阶段B、恢复阶段C、全面改革和发展阶段D、全面提高阶段

我国从()年开始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的10%以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A、1998B、1999C、2000D、2001

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B、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大D、我国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研究我国从1953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状况,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第()个经济周期,到现在还没有结束。A、7B、8C、9D、10

从()开始,我国进入了短发时代.A、清朝B、明朝C、民国D、元朝

判断题《京都议定书》对碳减排实行“双轨制”,即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A对B错

单选题我国从()年开始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的10%以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A1998B1999C2000D2001

单选题或许有人会认为人口多是环境资源压力的主要来源,可以说30年前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的确是这样,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前造成我国资源环境主要压力的已经不再是人口增长,而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现在看来,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来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关系。本段文字主要说明(  )。A人口增长已经不再是我国资源环境的主要压力B我国资源环境的真正压力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C我国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通过政策控制人口增长D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对资源环境的依赖

多选题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B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大D我国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单选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进入了()A创立阶段B恢复阶段C全面改革和发展阶段D全面提高阶段

单选题研究我国从1953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状况,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第()个经济周期,到现在还没有结束。A7B8C9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