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变形监测横断面间距,当坝轴线长度小于300m时,宜取50-100m;当坝轴线长于300m,宜取20-50m。A.Y.是B.N.否

【判断题】变形监测横断面间距,当坝轴线长度小于300m时,宜取50-100m;当坝轴线长于300m,宜取20-50m。

A.Y.是

B.N.否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当尾矿坝位于不透水地基上或初期坝为不透水坝时,常采用底部排渗设施,以降低()。A.水边线B.浸润线C.坝轴线

当堤(坝)的中轴线选定后,应用经纬仪将堤(坝)中轴线施放于一定位置,同时向两端延长,埋设永久性中轴线桩。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测设堤(坝)的清基边线,首先需沿堤(坝)轴线测量纵横断面,然后通过计算,制图定出清基边线。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 )。A.平行B.相交C.重合D.垂直

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A.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B.如果需在焊缝上开孔,应打磨平滑C.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D.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垂直E.取源部件安装在扩大管上时,扩大管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坝轴线上勘探点的间距宜采用( )。A.不大于20mB.20~50mC.50~70mD.50~100m

土石坝表面变形平行坝轴线的测线不宜少于()条。A、2B、4C、6

重力坝横缝与坝轴线垂直,其间距一般为()米。

均质土坝以表面变形监测为主,当坝高较高时或坝体与刚性建筑物连接时,宜设置坝体内部变形监测。

土石坝坝高的计算方法是()。A、从坝轴线部位的建基面算至坝顶(不舍防浪墙)B、从坝体防渗体(不含坝基防渗设施)底部算至坝顶C、取A、B两者中的大值D、取A、B两者中的小值

当堤(坝)的中轴线选定后,下一步如何把中轴线放在实地上?

水平位移包括()坝轴线方向和()坝轴线方向的两部份。

混凝土防渗墙应布置在坝体防渗体内,一般沿()布置。A、坝轴线上游B、坝轴线下游C、坝轴线上D、下游坝脚

对于混凝土重力坝和土石坝,当坝轴线为直线且较短时,宜采用()观测表面水平位移。A、引张线法B、视准线法C、激光准直法D、交会法

当尾矿坝位于不透水地基上或初期坝为不透水坝时,常采用底部排渗设施,以降低()。A、水边线B、浸润线C、坝轴线

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坝轴线上勘探点的间距宜采用()。A、不大于20mB、20~50mC、50~70mD、50~100m

防渗体土料铺筑应()方向进行。A、垂直于坝轴线B、平行于坝轴线C、与坝轴线交角45°D、与坝轴线交角30°

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A、平行B、相交C、重合D、垂直

关于顺坝的说法,正确的有()。A、顺坝坝长与被防护段长度基本相等B、一般采用石砌或混凝土结构C、坝体轴线与导线(河岸)正交D、横断面为梯形E、坝顶宽度1~2m

横缝的设置是:()A、通过于坝轴线,将坝体分成若干坝段;B、平行于坝轴线,将坝体分成若干坝段;C、沿着于坝轴线,将坝体分成若干坝段;D、垂直于坝轴线,将坝体分成若干坝段。

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上的安装,下列哪条规定是错误的:()。A、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B、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重合;C、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D、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

多选题关于顺坝的说法,正确的有()。A顺坝坝长与被防护段长度基本相等B一般采用石砌或混凝土结构C坝体轴线与导线(河岸)正交D横断面为梯形E坝顶宽度1~2m

判断题地表沉降观测应沿线路中线按断面布设,当城市隧道埋深小于2倍洞径时,纵断面监测点间距宜为3-10m,横断面间距宜为50-100m。()A对B错

单选题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坝轴线上勘探点的间距宜采用()。A不大于20mB20~50mC50~70mD50~100m

单选题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A平行B相交C重合D垂直

问答题当堤(坝)的中轴线选定后,下一步如何把中轴线放在实地上?

单选题防渗体土料铺筑应()方向进行。A垂直于坝轴线B平行于坝轴线C与坝轴线交角45°D与坝轴线交角30°

判断题溢洪道布置时,为使水流顺畅,流态稳定,轴线一般宜取直线。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