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蔗糖的水解 实验步骤:取1支试管,加入2%蔗糖溶液2ml,然后加入浓盐酸1~2滴,煮沸3~5分钟,冷却后,用10%NaOH溶液调至碱性,并用pH试纸检验。加入Benedict试剂1ml,沸水浴加热3~5分钟。写出实验结果并解释实验现象。

2、蔗糖的水解 实验步骤:取1支试管,加入2%蔗糖溶液2ml,然后加入浓盐酸1~2滴,煮沸3~5分钟,冷却后,用10%NaOH溶液调至碱性,并用pH试纸检验。加入Benedict试剂1ml,沸水浴加热3~5分钟。写出实验结果并解释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

相关考题:

在实验室里欲配制较稳定的氯化亚锡溶液,宜采用如下何种方法() A、将SnCl2溶于碳酸钠溶液中,并加入少量锡粒B、将SnCl2溶于新煮沸并冷却了的纯水中C、将SnCl2溶于硫酸中,并加入少许锌粉D、将SnCl2溶于盐酸中,并加入少量锡粒

配制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时,应用煮沸(除去CO2及杀灭细菌)冷却的蒸馏水配制,并加入( )使溶液呈微碱性,保持pH 9-10,以防止Na2S2O3分解。A.Na2CO3B.Na2SO4C.NaOH

【实验2】用pH试纸(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的预处理。

现有A、B、C三种盐,的两种离子组成.它们都易溶于水,用其水溶液做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是:(1)向3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并加热,A溶液与盐酸不反应;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溶液则生成无色无味气体.(2)向A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再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消失.(3)向C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以上现象,可判断A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员将装有5ml淀粉液的试管1和试管2中分别加入了2ml清水和2ml唾液,再将试管1和试管2同时放入37℃的温水溶10分钟,冷却后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等量的碘液,则可以观察到( )A.两支试管的溶液均为蓝色B.两支试管的溶液均为无色C.试管1的溶液为无色,试管2的溶液为蓝色D.试管1的溶液为蓝色,试管2的溶液为无色

下面是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1)实验用品:试管、2%的AgNO3溶液、2%的稀氨水、乙醛、玻璃棒、玻璃杯、酒精灯、铁架台和石棉网?(2)实验步骤及现象?①首先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0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一所示)。②再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在试管里同样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向试管内插入一根玻璃棒,再把插有玻璃棒的试管一起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二所示)。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当试管在热水浴中温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在图一实验中,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在图二实验中,除了在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外.在玻璃棒外壁也产生了银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2)与教材上的实验相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哪些?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检验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常的做法是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下面是某老师对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改进: 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各加入2滴CuS04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简述教师为什么做上述改进。(2)简述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原则。(任意写出3点)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溶液的内容标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溶液的形成”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溶液 【实验9-1】 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讨论】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实验9-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水,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3 ml汽油,再分别加入l~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经教师同意,也可以用其他溶剂或溶质来进行实验。 【实验9-3】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用红墨水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振荡。然后再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溶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要求: (1)谈谈你对该处“溶液”的教学价值的认识。 (2)根据上述三个材料,完成“溶液”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为:在一个带导管的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盖好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下面是某老师对此实验的改进: 如下图所示,配制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取适量的棉花蘸取,把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塞在干燥管内,细管l:7也塞上。玻璃管上分别缠上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浸有KMn0。溶液的布条。试管内加入2mL浓硫酸,按图连接装置。加热,待浓硫酸快要沸腾时撤离酒精灯.并把铜丝钩迅速放下,令反应的铜丝完全浸没在硫酸里,反应立即开始,可以看到白色烟雾的生成,待安全装置内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品红试纸和浸有KMn04。溶液的布条褪色时,将铜丝钩拉升,此时试管中溶液为蓝绿色,几乎没有黑色。反应完成后,静置5分钟,等多余的S02被棉花吸收为止。然后取下安全装置的试管,让同学体验S02的气味,加深印象。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写出该改进实验设计的优点。(写出3个方面) (2)简述上述改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值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

往10滴0.02mol·L-1铬钾矾溶液中加入5mL2mol·L-1H2SO4,再加入少量NaBiO3,水浴加热振荡,写出此现象和方程式

实验室配制SnCl2、SbCl3、BiCl3等溶液必须事先加入少量浓盐酸,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这是由于()A、同离子效应B、盐效应C、缓冲溶液D、盐类水解的原因

为了测定水中的Ca2+、Mg2+含量,以下消除少量Fe3+、Al3+干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无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取干净的小试管,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然后加入血液2ml,经观察凝血时间最短的是()A、空白管B、试管内放棉花少许C、试管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D、试管保温于37°C水浴糟中E、试管内加入肺组织浸液0.1ml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①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②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③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④用2mL0.1mol/L的CuSO4溶液和2mL0.1mol/L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根据是否产生红色沉淀检验醛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写出方程式在Cr(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析出灰蓝色胶状沉淀,后又溶解,此时加入溴水,溶液就由绿色转为黄色.用H2O2代替溴水,也可得到同样结果

蔗糖转化的实验中,应把()溶液加入()溶液中(HCl,蔗糖)。

为了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以下消除Fe3+、Al3+干扰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配制NaOH、KMnO4和Na2S2O3标准溶液均需煮沸这一步骤,某生配制上述溶液的作法如下: (a)量取饱和NaOH溶液于蒸馏水中然后加热煮沸 (b)称取固体KMnO4溶于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 (c)称取固体Na2S2O3溶于蒸馏水中煮沸 请指出其错误并加以改正。

为检验某卤代烃中的卤元素,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热 ②加入AgNO3溶液 ③取少量该卤代烃 ④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NaOH溶液 ⑥冷却A、③②①⑥④⑤B、③⑤①⑥②④C、③①⑤⑥②④D、③⑤①⑥④②

将等体积椰子油和0.1mol·dm-3的NaOH溶液混合,得到稳定的O/W型乳状液。取该乳状液两份,每份5mL,分别加入2滴浓盐酸和1mL正戊醇,充分振荡、摇匀后,静置,观察现象,并解释之。

单选题学生欲测定NaOH溶液与和盐酸溶液反应时温度的变化,科学的实验做法应该是()A将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按照质量加入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B将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按照体积加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中C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按照质量加入一定质量的盐酸溶液中D将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按照体积加入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中

填空题有一无色、无气味的澄清液体,其中可能有OH-、SO42-、Cl-、NH4+、Al3+等离子.进行如下试验:  (1)用PH试纸检验,pH值约为10:  (2)取少量溶液加入硝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没有出现沉淀;  (3)另取少量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不消失;  (4)又取少量溶液,稍加热,未发现任何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____离子存在,没有____离子存在.

单选题为了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Fe3+,Al3+干扰的方法中,()是正确的?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制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单选题粗食盐的提纯实验中,加入镁试剂溶液,主要是为了检验什么离子()。ACa2+BMg2+CSO42-DFe3+

单选题以下实验能确定某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或硝酸,无反应现象

填空题4种正盐A、B、C、D,它们由Na+、Ca2+、Al3+、NH4+、Cl-、SO32-、SO42-和CO32-8种离子组成,鉴别步骤及实验现象如下:  (1)取少量A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水,A不溶解.  (2)取少量B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水,B全部溶解,其水溶液呈酸性.  (3)取少量C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盐酸并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  (4)取少量D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沉淀全部溶解.另取少量D放入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A为____,B为____,C为____,D为____.

填空题有一瓶溶液,可能含有Na+、K+、NH4+、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取少许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到浅紫色.  (2)取少许溶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不产生刺激性气体.  (3)取少许溶液盛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全部溶解,继续加入HNO3至溶液呈酸性,并加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这瓶溶液中肯定含有____;肯定不含有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