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比移值(Rf值)如何计算?

【简答题】比移值(Rf值)如何计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某种化合物在薄层板上上升的高度与展开剂上升的高度的比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比移值(Rf值)。

相关考题:

TRA.相对迁移率(RM)B.比移值(RF值)C.分配系数D.容量因子E.保留时间

l/10A.相对迁移率(RM)B.比移值(RF值)C.分配系数D.容量因子E.保留时间

符号 Rf表示A.旋光度B.折光率C.百分吸收系数D.密度E.比移值

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A、0.050.05C、Rf值 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A、0.05<Rf值<0.85B、Rf值>0.05C、Rf值<0.85D、Rf值<1.0E、0.5<Rf值<1.0

比移值Rf的定义是组分的迁移距离与展开剂的迁移距离之比。(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A、0.050.05C、Rf值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A、0.05<Rf值<0.85B、Rf值>0.05C、Rf值<0.85D、Rf值<1.0E、0.5<Rf值<1.0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使Rf值落在( )。A、Rf值<1.0B、0.05<Rf值<0.85C、Rf值<0.85D、Rf值>0.05E、0.5<Rf值<1.0

Rf表示A、相对保留时间B、相对标准偏差C、比旋度D、比移值E、半衰期

A.百分吸光系数B.折光率C.比旋度D.相对比移值E.比移值Rf

符号Rf表示A.旋光度B.折光率C.温度D.密度E.比移值

TLC法中的Rf为A:比移值B:比旋度C:吸光度D:峰面积E:折光率

符号Rf表示A.旋光度B.折光率C.比旋度D.密度E.比移值

在纸层析法中,展开剂应使Rf值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好()A、0.05<Rf值<0.85B、Rf值>0.05C、Rf值<0.85D、Rf值<1.0E、0.5<Rf值<1.0

比移值Rf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的比值。待测组分的Rf的值最好为()。A、0.2~0.4B、0.6~0.7C、0.5~0.6D、0.4~0.5

薄层色谱中,供试品的比移值(Rf)的最佳范围为()。A、0.3~0.5B、0.2~0.8C、0.3~0.7D、0.1~0.9

薄层色谱法中理想的分离效果是各斑点的比移值(Rf)()。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用D值法计算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时,随着梁柱节点转角的增大,()。A、D值法比反弯点法计算的侧移刚度高B、D值法比反弯点法计算的侧移刚度低C、D值法与反弯点法计算的侧移刚度相同

用薄层色谱法检验毒物时,凭一种色谱条件下样品与对照品的比移值(Rf值)相同,是否能够作出定性结论?为什么?

在纸层析法中,选择展开剂的原则应该使Rf值落在什么范围()A、0.05<Rf值<0.85B、Rf值<0.85C、0.5<Rf值<1.0D、Rf值>0.05E、Rf值<1.0

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的原理为()A、Rt相对保留时间B、Rf比移值C、摩尔吸收系数D、分离度E、理论板数

影响比移值(Rf)的因素:a.欲分离物质的性质;b.展开剂的性质;c.PH值的大小;d.展开时的温度,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aB、a,bC、b,cD、a,d

比移值

阻滞因数(比移值)

比移值Rf与相对比移值Rs均为定性参数,但Rs能消除系统误差,定性更准确。

单选题比移值Rf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的比值。待测组分的Rf的值最好为()。A0.2~0.4B0.6~0.7C0.5~0.6D0.4~0.5

问答题比移值(Rf)的定义是什么?

问答题用薄层色谱法检验毒物时,凭一种色谱条件下样品与对照品的比移值(Rf值)相同,是否能够作出定性结论?为什么?

问答题影响比移值(Rf)大小的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