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分布在北纬50度的地区可能的生态系统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寒温带针叶林C.温带草地D.荒漠

1、根据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分布在北纬50度的地区可能的生态系统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寒温带针叶林

C.温带草地

D.荒漠


参考答案和解析
特征: (1)非生物环境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更富于变化的特征。 (2)具有较高的平均生物生产量和巨大的生物物质积累量。 (3)动态变化较明显,包括季节性变化和其他类型的演替。 (4)相当明显的有规律的空间分布格局。 规律: (1)纬度地带性:热量气候带的带状分布。 (2)经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等因素作用。 (3)垂直地带性:海拔升高温度和气体逐渐降低,风速和太阳辐射加强,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相关考题:

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航天器生态系统D、海岸生态系统

湖泊有独特的发展过程,从产生到衰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由()变为()。A.水域生态系统,荒地生态系统B.水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C.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D.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A、近岸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太阳能的数量和分布,对任何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____都是基本的决定因素。

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和结构,可将陆地生态系统区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与()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A、陆地、海洋B、陆地、森林C、海洋、森林D、草原、陆地

世界地震分布相当不均匀,绝大多数都分布在()之间的广大地区。A、南纬35°和北纬35°B、南纬40°和北纬40°C、南纬50°和北纬50°D、南纬45°和北纬45°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为()、经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简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气温升高使()。A、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B、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A、森林B、海洋C、陆地D、山脉

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到25°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特点。

试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日前,“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团队,在系统调查了中国()碳储量及其分布等基础上,经过深入挖掘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首次摸清了我国()固碳家底。A、水域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地理因素是()。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空间生态系统。

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单选题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气温升高使()。A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B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问答题简述轮虫在水生态系统中分布及意义。

单选题世界地震分布相当不均匀,绝大多数都分布在()之间的广大地区。A南纬35°和北纬35°B南纬40°和北纬40°C南纬50°和北纬50°D南纬45°和北纬45°

问答题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单选题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填空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地理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