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产品计划耗用量是3千克,实际耗用量是2千克,计划单价是3元,实际单价是5元,由于数 量变动导致的差异是多少()。A.3B.-3C.5D.-5

甲产品计划耗用量是3千克,实际耗用量是2千克,计划单价是3元,实际单价是5元,由于数 量变动导致的差异是多少()。

A.3

B.-3

C.5

D.-5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以下关于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的计算,正确的是( )。A.拟完工程量×计划单价 B.拟完工程量×实际单价C.已完工程量×计划单价 D.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价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B、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耗用量×(实际单价-标准单价)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D、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耗用量×实际单价-标准耗用量×标准单价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计算材料单耗差异的影响数的公式为:()A、∑[(实际单耗-计划单耗)×计划单价]B、∑[实际单耗×(实际单价-计划单价)]C、∑[(实际单耗-计划单耗)×实际单价]D、∑[计划单耗×(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计算材料单价差异的影响书的公式为:()A、∑[(实际单耗-计划单耗)×计划单价]B、∑[实际单耗×(实际单价-计划单价)]C、∑[(实际单耗-计划单耗)×实际单价]D、∑[计划单耗×(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在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中,价格差异总金额是根据单价偏差乘以“实际”用量计算的,而用量差异总金额却是根据单耗偏差乘以“标准”价格计算的。( )A.正确B.错误

组合差异是指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脱离应耗的直接材料所产生的材料用量差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投资偏差分析的赢得值法中,已完工作预算投资(BCWP)是指( )。 A、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B、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C、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D、计划工作量×实际单价

某项目水泥,日平均用量计划50t、单价400元/t、储备天数7天,而实际为日平均用量60t,实际单价为420元/t,储备天数6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储备资金的关键因素是()。A.日用量B.单价C.储备天数.D.单价和储备天数

投资偏差分析中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之积。A、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单价B、计划工程量和计划单价C、已完工程量和实际单价D、已完工程量和计划单价

某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35t,每吨购入单价为60元,而结算收入量为40t,每吨收入单位为55元。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由于实际耗用量与单价实际与计划的不同,使材料的耗用实际比计划(  )。 A.节约了100元 B.超支了100元 C.节约了145元 D.超支了145元

进行施工阶段偏差分析时,反映进度偏差的正确计算式是()。A:进度偏差=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B: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C:进度偏差=计划单价*(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D:进度偏差=(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E: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

在某种材料节约(超耗量)=某种材料定额耗用量—该项材料( )。A.节约耗用量B.超耗用量C.计划耗用量D.实际耗用量

某商品计划销售量5000件,计划销售单价62元,计划销售额310000元,实际销售数量5850件,实际销售单价60元,实际销售额351000元,由于销售单价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是()。

建设项目投资偏差分析中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 )。A、计划单价x已完工程量B、实际单价X已完工程量C、计划单价x拟完工程量D、实际单价X拟完工程量

进行产品单位成本分析时,计算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时,需要使用的指标有()。A、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实际单价B、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C、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实际单价D、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E、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总耗用量

在直接材料成本三因素分析法下,材料配比差异的计算方法是以单位产品材料实际耗用总量乘以()。A、实际配比的平均实际单价—实际配比的平均计划单价B、计划配比的平均实际单价—计划配比的平均计划单价C、实际配比的平均实际单价—计划配比的平均计划单价D、实际配比的平均计划单价—计划配比的平均计划单价

材料申请量正确的计算方法是()A、计划需用量+调整因素B、实际需用量+计划储备量C、实际需用量+计划储备量-期初库存量D、材料需用量+期末库存量

某商品实际销售比计划销售量增加850件,计划销售单价62元,实际销售单价60元,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是()。

填空题某商品实际销售比计划销售量增加850件,计划销售单价62元,实际销售单价60元,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是()。

单选题关于材料量价偏差分析中价差金额计算正确的为()。A价差金额=(红线成本物资单价-期间实际物资单价)*期间设计应耗量B价差金额=(红线成本物资单价-期间实际物资单价)*期间实际消耗量C价差金额=(期间实际物资单价-红线成本物资单价)*期间设计应耗量D价差金额=(期间实际物资单价-红线成本物资单价)*期间实际消耗量

单选题某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35t,每吨购入单价为60元,而结算收入量为40t,每吨收入单位为55元,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由于实际耗用量与单价实际与计划的不同,使材料的耗用实际比计划()。A节约340元B超支340元C节约345元D超支345元

单选题2012年8月份,某企业实际产品用量1000吨,计划产品用量900吨;A材料的实际单价6元/吨,计划单价5元/吨。则利用差额计算法发现,产品用量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为()元。A1000B500C-1000D-500

填空题某商品计划销售量5000件,计划销售单价62元,计划销售额310000元,实际销售数量5850件,实际销售单价60元,实际销售额351000元,由于销售单价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是()。

单选题建设项目投资偏差分析中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 )。A计划单价x已完工程量B实际单价X已完工程量C计划单价x拟完工程量D实际单价X拟完工程量

单选题某企业2009年10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4620元,而其计划数是4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620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组成,计划产量是100件,实际产量是110件,单位产品计划材料消耗量是8千克,实际消耗量是7千克,材料计划单价为5元/千克,实际单价为6元/千克,企业用差额分析法按照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的顺序进行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量增加导致材料费用增加560元B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差异使得材料费用增加550元C单价提高使得材料费用增加770元D单价提高使得材料费用增加550元

单选题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A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

多选题进行施工阶段偏差分析时,反映进度偏差的正确计算式是()。A进度偏差=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B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C进度偏差=计划单价×(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D进度偏差=(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E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