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创用的“以痛为腧”的穴位称作A.四神聪穴B.夹脊穴C.阿是穴D.同身寸

孙思邈创用的“以痛为腧”的穴位称作

A.四神聪穴

B.夹脊穴

C.阿是穴

D.同身寸


参考答案和解析
阿是穴

相关考题:

以上腧穴中,主治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斜,耳聋、耳鸣的穴位是A.承泣B.四白C.下关D.颊车E.人迎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最早创用“阿是穴”的医家是( )。A.王惟一B.孙思邈C.滑寿D.杨继洲E.张仲景

用远部取穴法治疗脏腑疾病,首选的穴位是A、背部腧穴B、腹部腧穴C、肘膝关节以下腧穴D、肘膝关节以上腧穴E、以上都不是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A.输穴B.五输穴C.奇穴D.阿是穴E.郗穴

临床上,主要根据()确定腧穴位置。 A.骨度分寸B.医者经验C.自然(解剖)标志D.医生感觉E.病人的痛点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A.阿是穴B.五输穴C.奇穴D.原穴E.郗穴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 A.腧穴B.五腧穴C.奇穴D.阿是穴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A.腧穴B:五腧穴C.奇穴D.阿是穴

腧穴定位方法中“一夫法”是指令患者将()、()、()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宽度为()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手指同身寸",是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立正垂手中指端取的穴位是:()。A、殷门B、气冲C、合阳D、风市E、阴包

属于经筋病症的治法是()。A、挑刺B、豹纹刺C、以痛为腧D、燔针动刺E、以知为数

“以痛为腧”这一名词首载于()。A、《灵枢.经脉》B、《灵枢.经筋》C、《灵枢.经别》D、《灵枢.经水》E、《灵枢.背腧》

对痞满的治疗创用多种泻心汤治疗的著名医家是()A、朱丹溪B、叶天士C、张仲景D、孙思邈E、葛洪

标本、根结理论能指导针灸临床治疗()。A、上病下取B、以痛为腧C、左病右取D、肘膝关节以下穴位治疗脏腑病E、下病上取

依据"以痛为腧"应取的腧穴是()A、阿是穴B、经外奇穴C、输穴D、原穴E、八会穴

以穴位作用命名的腧穴是()A、三阴交B、鸠尾C、百会D、光明E、完骨

对痞满的治疗创用多种泻心汤治疗的著名医家是()A、朱丹溪B、张仲景C、叶天士D、葛宏E、孙思邈

单选题依据“以痛为腧”应取的腧穴是()。A阿是穴B经外奇穴C输穴D原穴E八会穴

多选题属于经筋病症的治法是()。A挑刺B豹纹刺C以痛为腧D燔针动刺E以知为数

多选题标本、根结理论能指导针灸临床治疗()。A上病下取B以痛为腧C左病右取D肘膝关节以下穴位治疗脏腑病E下病上取

单选题可采用以下方药和针灸治疗(  )。A银翘散或针刺玉堂、通关、苏气、山根、尾尖、大椎、耳尖等穴位。B荆防败毒散或针刺凤池、肺腧、苏气、山根、耳尖、尾尖、大椎等穴位。C清肺散或针刺胸膛、颈脉、苏气、百会等穴位。D止嗽散或针刺肺腧、脾腧等穴位。E清燥救肺散或针肺腧、脾腧、百会等穴位。

单选题以穴位作用命名的腧穴是()A三阴交B鸠尾C百会D光明E完骨

单选题用远部取穴法治疗脏腑疾病,首选的穴位是().A背部腧穴B腹部腧穴C肘膝关节以下腧穴D肘膝关节以上腧穴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电针取穴应选用(  )。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单选题以上腧穴中,主治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斜,耳聋、耳鸣的穴位是()。A承泣B四白C下关D颊车E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