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男孩,5个月,反复呕吐5个月,体重增长欠佳,食管pH监测诊断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药物治疗首选A.胃复安B.多潘立酮C.雷尼替丁D.西米替丁E.奥美啦唑

14、男孩,5个月,反复呕吐5个月,体重增长欠佳,食管pH监测诊断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药物治疗首选

A.胃复安

B.多潘立酮

C.雷尼替丁

D.西米替丁

E.奥美啦唑


参考答案和解析
奥美啦唑

相关考题:

男,5个月,经常吐奶。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治疗哪项不恰当()。A.胃肠促动力剂B.胃黏膜保护剂C.延长喂奶间隔时间D.喂较稠厚奶E.喂奶后保持头高体位

男,5个月,经常吐奶,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以下治疗哪项不恰当A.胃肠促动力药B.胃黏膜保护药C.延长喂奶间隔时间D.喂较稠厚奶E.胃奶后保持头高体位

患者,女性,37岁,近1个月来出现上腹部隐痛、烧灼感、反酸、嗳气、恶心,弯腰或躺下时加重,但食欲良好,体重无减轻。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浅表性胃炎B、复合型溃疡C、胃食管反流病D、食管癌E、Barrett食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至少应持续用药多久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年左右E、6周

诊断胃食管反流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为A、食管动力功能检查B、上消化道内镜检查C、胃-食管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D、B超检查E、食管pH动态监测

以下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性检查评价,错误的是A、X线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阳性率仅25%~75%B、食管动力学检查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与胃食管反流发生的符合率约87%C、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5%,为首选诊断方法D、食管镜结合病理学检查,能反映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41%E、胃镜在不同时相点动态观察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

女性,50岁,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24小时pH监测示胃食管反流阳性A.反流性食管炎B.食管裂孔疝C.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D.BARRETT食管E.癔球症

患儿男性,5个月,进食后发生呕吐,为胃内容物,平日有喂奶困难、拒食等情况,易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较同月龄儿迟缓,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患儿入院后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抬高床头15°~30°B、增加喂养量C、睡前2小时进食D、增加食物的稠厚度E、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F、禁食胃食管反流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 )A、食管钡餐造影B、24小时食管pH动态监测C、24小时食管胆汁反流监测D、胃镜检查E、食管黏膜组织活检F、B超[提示]患儿现在5个月,测体重6kg,身长61cm,腹壁皮下脂肪薄,喂奶后呕吐频率高。该患儿目前首选的喂养方法是( )A、鼻胃管喂养B、继续经口喂养C、胃造瘘喂养D、重力输注E、一次性投给F、持续营养泵泵入[提示]患儿目前使用的药物为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剂量为6mg/kg。作为该患儿的责任护士,正确的宣教内容是( )A、该药物可保护食管黏膜B、该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C、该药物可促进胃肠动力D、该药物可中和胃酸E、该药物需晨起空腹吃F、该药物需餐后吃

以下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性检查方法评价,正确的是 A、X线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阳性率仅25%~75%B、食管动力学检查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符合率约87%C、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5%,为首选诊断方法D、食管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能反映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41%E、以上都是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最准确的方法A.24h食管pH监测B.有反流的症状C.食管滴酸试验D.食管测压E.内镜+活检

(2013)诊断胃食管酸反流最适用的辅助检查是A. 食管压力测定B. 24小时食管pH监测SXB (2013)诊断胃食管酸反流最适用的辅助检查是A. 食管压力测定B. 24小时食管pH监测C. 胸部X线片D. 食管酸滴注试验E. 胃镜及活检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最准确的是A.食管吞钡X线检查B.食管测压C.24h食管pH监测D.胃镜

有关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病理性反流常为喂养不当造成B.生理性原因是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C.反复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呕吐和生长发育迟缓者,谓之胃食管反流病D.发病率较高,一般18个月内逐渐好转E.未经治疗,可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并发症

A.反流性食管炎B.Borret食管C.咽易感症D.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E.食管裂孔疝女性,50岁,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24小时pH监测示胃食管反流阳性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最准确的方法是()。A内镜检查B食管吞钡X线检查C食管测压D24小时pH监测E食管滴酸试验

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消失的大致年龄为()A、2~3个月B、5~6个月C、8~10个月D、12~14个月

10个月婴儿、体重7kg,出生不久即呕吐,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发生于进食后、每天3~5次不等,大便每天解1~2次。腹部B超和钡餐检查无异常发现。可能的诊断是()A、生理性胃食管反流B、病理性胃食管反流C、肥厚性幽门梗阻D、巨结肠E、贲门失迟缓症

女性,36岁。近3个月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与反酸,伴有吞咽困难。临床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下列哪些辅助检查最具有诊断价值()。A、胃镜检查B、食管吞钡X线检查C、24小时食管pH监测D、超声内镜E、食管测压

以下哪项辅助检查,在内镜检查无果后,有助于确定胃食管反流病酸反流()A、活检B、食管测压C、24h胃食管pH监测D、食管滴酸试验E、质子泵抑制剂做试验性治疗

女性,50岁,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24小时pH监测示胃食管反流阳性()。A、反流性食管炎B、食管裂孔疝C、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D、Barrett食管E、癔球症

有关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病理性反流常为喂养不当造成B、生理性原因是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C、反复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呕吐和生长发育迟缓者,谓之胃食管反流病D、发病率较高,一般18个月内逐渐好转E、未经治疗,可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并发症

根据下列哪几项检查可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A、胃液分析B、食管黏膜脱落细胞检查C、内镜检查D、食管测压E、24小时食管pH监测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最准确的方法是()A、内镜检查B、食管吞钡X线检查C、食管测压D、24小时pH监测E、食管滴酸试验

男,4个月,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治疗哪项不恰当()A、胃肠促动力药B、胃黏膜保护药C、延长喂奶时间D、喂较稠厚奶E、喂奶后保持头高体位

单选题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消失的大致年龄为()A2~3个月B5~6个月C8~10个月D12~14个月

单选题女性,50岁,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24小时pH监测示胃食管反流阳性()。A反流性食管炎B食管裂孔疝C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DBarrett食管E癔球症

多选题女性,36岁。近3个月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与反酸,伴有吞咽困难。临床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下列哪些辅助检查最具有诊断价值()。A胃镜检查B食管吞钡X线检查C24小时食管pH监测D超声内镜E食管测压

单选题以下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性检查方法评价,正确的是()AX线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阳性率仅25%~75%B食管动力学检查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符合率约87%C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5%,为首选诊断方法D食管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能反映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41%E以上都是

单选题10个月婴儿、体重7kg,出生不久即呕吐,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发生于进食后、每天3~5次不等,大便每天解1~2次。腹部B超和钡餐检查无异常发现。可能的诊断是()A生理性胃食管反流B病理性胃食管反流C肥厚性幽门梗阻D巨结肠E贲门失迟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