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将蓄电池的正、负极板各一片插入电解液中,即可获得12V的电动势。

14、将蓄电池的正、负极板各一片插入电解液中,即可获得12V的电动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相关考题: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构造()A、正、负极板B、隔板C、电池壳、盖、接线端子D、稀硫酸电解液

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不断转化为硫酸铅,此时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A、增大B、减小C、没变化D、不确定

蓄电池()的功用就是将正、负极板隔开,防止相邻正、负极板接触而短路。A、栅架B、隔板C、电解液D、壳体

为了防止蓄电池正、负极板短路,在相邻正、负极板之间插入(),要求能够耐酸、耐高温,并且具有多孔性。

下面关于干荷电式蓄电池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种蓄电池无电解液B、这种蓄电池出厂时未加电解液C、这种蓄电池使用前加电解液即可D、这各蓄电池不需要补充电解液

将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就可获得()。A、6伏的电压B、两伏的电压C、两V的电动势D、磁场

铅酸蓄电池产生自放电的原因有()。A、极板上有其它金属杂质,形成短路的小电池;B、电解液中有杂质,形成放电电回路;C、电解液上下密度不同,极板上下电动势不同,形成均压环流;D、正、负极板间因脱落物过多而造成短路。

二氧化铅和铅分别是铅蓄电池正、负极板活性物,电解液用硝酸和水配制。

将蓄电池的正负极板各插入一片到电解液中,即可获得()的电动势。

充足电的蓄电池静置时,相对于电解液正板的电位为()V,负极板的电位为()V.

铅酸蓄电池的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离物、电解液、容器等组成。______是电池的主体。()A、负极板、隔离物、电解液B、正、负极板、电解液C、正极板、负极板、隔离物D、隔离物、电解液、容器

将蓄电池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可获得()电动势。A、1.1VB、2.1VC、3.1VD、4.1V

将蓄电池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即可获得()电动势。A、1.1VB、2.1VC、3.1VD、4.1V

把蓄电池正、负极板各一片漫入电解液中,可获得()的电势。A、l伏B、1.5伏C、2伏D、3伏

蓄电池放电时正,负极板表面和电解液发生哪些变化?

铅蓄电池充电后的正,负极板上各是什么活性物质?

蓄电池每个单格的极板组成总是()A、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片B、正极板比负极板多一片C、正、负极板同样多D、以上都对

把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可获得几伏的电压()A、lVB、1.5VC、2VD、3V

对蓄电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接上负载后,正、负极板之间产生电动势B、正、负极板加入电解液后就产生了电动势C、充电时,正、负极板之间才产生电动势D、接上负载后,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动势

铅酸蓄电池由()、()、()和()等部分组成。A、负极板板组,负极板板组,电解液,电池槽B、正极板板组,负极板板组,电解液,电池槽

为了防止蓄电池正、负极板短路,应在相邻正负极板间插入()。A、绝缘隔板B、导电极板C、塑性胶板D、耐酸木板

问答题蓄电池放电时正,负极板表面和电解液发生哪些变化?

填空题充足电的蓄电池静置时,相对于电解液正板的电位为()V,负极板的电位为()V.

单选题将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就可获得()。A6伏的电压B两伏的电压C两V的电动势D磁场

单选题把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可获得几伏的电势?()AlVB1.5VC2V

问答题铅蓄电池充电后的正,负极板上各是什么活性物质?

填空题将蓄电池的正负极板各插入一片到电解液中,即可获得()的电动势。

单选题把蓄电池正、负极板各一片漫入电解液中,可获得()的电势。Al伏B1.5伏C2伏D3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