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下列问题中,可能通过差错控制进行解决的有()A.数据包乱序B.数据包丢失C.拥塞D.数据包重复

30、下列问题中,可能通过差错控制进行解决的有()

A.数据包乱序

B.数据包丢失

C.拥塞

D.数据包重复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质量控制也称质量维持B.质量控制是通过消除偶发性问题,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C.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差错或问题的发生D.质量控制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消除异常波动的E.质量控制应在质量改进的基础上进行,没有质量改进,质量控制的效果无法保证

通常采用的差错技术有()。 A前项差错控制B后项差错控制C自动反馈重发D半自动反馈重发

在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A、流量控制B、差错控制C、路径选择D、拥塞控制

下列(30)是无连接LLC服务的特点。A.无确认B.差错控制C.需建立逻辑链路D.流量控制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所有的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其主要目的有( )。(2012)A.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B.充分理解设计意图C.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D,消除施工图的差错。解决施工的可行性问题E.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使施工单位()。2018真题A、充分理解设计意图B、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C、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D、清除施工图差错E、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使施工单位()。A、充分理解设计意图B、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C、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D、清除施工图差错E、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下列说法中,属于设计交底的目的是( )。A.深入发现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B.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C.消除施工图纸的差错D.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

差错控制方法中,关于反馈检验方式说法错误的有()。A.不用差错控制编码B.效率低C.用差错控制编码D.效率高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所有的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其主要目的有( )。A、充分理解设计意图B、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C、深入发现和解决各专业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D、消除施工图的差错,解决施工的可行性问题E、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

账务性业务差错发生日起()天(含)内,柜员可通过冲正方式对差错进行修正。A30B60C90D180

在ATM网络中每个交换节点对数据传输()。A、需进行流量和差错控制B、只进行流量控制不进行差错控制C、只进行差错控制不进行流量控制D、不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账务性业务差错发生日起()天(含)内,柜员可通过冲正方式对差错进行修正。A、30B、60C、90D、180

对无法通过正常差错处理流程解决的差错交易,可通过托收协商进行处理。

下列关于人为差错的论述错误的是()A、人为差错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B、人都会犯错C、人为差错是不可避免的D、人为差错可通过严格的管理加以杜绝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人为差错的控制方法().A、杜绝差错B、减少差错C、捕获差错D、包容差错

为什么要进行差错控制编码?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有哪些?

ATM信元信头中,HEC字节只对()进行差错控制,在网络中不对用户信息进行差错控制操作。

为了使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采用()。A、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B、差错控制、冲突检测和数据加密C、冲突检测D、数据加密

成员机构通过差错处理平台进行差错处理时是否有时限要求?

填空题DLCP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格式、()、()、()、()、差错控制方式、()、同步方式以及信息传输速率等。

填空题ATM信元信头中,HEC字节只对()进行差错控制,在网络中不对用户信息进行差错控制操作。

问答题为什么要进行差错控制编码?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有哪些?

单选题在ATM网络中每个交换节点对数据传输()。A需进行流量和差错控制B只进行流量控制不进行差错控制C只进行差错控制不进行流量控制D不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问答题中心支行在组织对某县支行业务检查中,发现该县支行出现一笔重大业务差错,中心支行检查组对其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成对责任人进行追究。该县支行对经办人员进行了履职问责。问该县支行的做法是否符合履职问责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多选题银行卡跨行交易差错处理中例外交易协商指对无法通过正常差错处理流程解决的差错交易,差错处理双方利用差错处理平台专用渠道,对该类差错的处理进行(),属差错例外处理的步骤之一。A查询B联络C沟通D协商E确认

判断题对无法通过正常差错处理流程解决的差错交易,可通过托收协商进行处理。A对B错

单选题账务性业务差错发生日起()天(含)内,柜员可通过冲正方式对差错进行修正。A30B60C90D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