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碳含量增高而增高,所以,工、模具钢淬火时应合理选择淬火加热温度,尽量使奥氏体碳含量最高。

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碳含量增高而增高,所以,工、模具钢淬火时应合理选择淬火加热温度,尽量使奥氏体碳含量最高。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相关考题:

碳素钢的碳含量越高,则其淬火加热温度也越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淬火钢中,当含碳量增加到 0.6%以后,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缓慢,这是因为( ) A. 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B. 随含碳量的增加,片状马氏体的量增多C. 随含碳量的增加,淬火内应力增大D. 随含碳量的增加,非马氏体的量减少

钢的淬硬性取决于马氏体中的()。 A.冷却速度B.合金含量C.淬火温度D.含碳量

钢的含碳量越高,选择淬火加热温度就越高。

马氏体的硬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故碳的质量分数为1.2%的钢淬火后其硬度一定大于相同淬火条件下碳的质量分数为1.0%的钢。()

影响马氏体硬度的主要因素是()。A、合金元素的含量B、含碳量C、淬火温度D、冷却温度

钢淬火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它的组织全部或大部分转变()获得高硬度,然后在适当温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预期的性能。A、贝氏体B、马氏体C、参碳体D、奥氏体

含碳量0.9%的钢,假若加热后碳全部溶于奥氏体中,则淬火后应得到()。A、板条马氏体B、板条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的混合物C、针状马氏体D、以上都不是

两把用T12A钢制造的车刀,分别加热到780℃和900℃淬火, 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马氏体含碳量高?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的未溶碳化物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奥氏体的形成速度,随着钢中()而加快。A、碳含量降低,加热速度增大B、碳含量提高,加热速度减慢C、碳含量降低,加热速度减慢D、碳含量提高,加热速度增大

高速钢的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形成奥氏体,更主要的是使足够量的碳和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因此淬火温度要超过Ac1点()。A、30~50℃B、50~100℃C、100~300℃D、400℃以上

铁碳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A、提高B、降低C、不变D、与碳含量无关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A、马氏体中合金元素的含量B、淬火时冷却速度C、马氏体的碳含量D、淬火加热温度

在钢的热处理中,钢的淬透性是指()。A、钢淬火后的最高硬度B、钢淬火后的马氏体硬度C、钢淬火后的淬硬层深度D、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残余奥氏体的量()。

因为马氏体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而马氏体含碳量与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所以,奥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所组织的硬度也越高。

钢淬火时所得马氏体的形态主要决定于其成分,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其碳的含量,马氏体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其()。

淬火后的钢,随回火温度的增高,其强度和硬度也增高。

淬火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A、钢中含碳量;B、钢中合金元素;C、淬火方法;D、淬火冷却速度;

钢淬火后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碳含量。

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

判断题在正常加热淬火条件下,亚共析钢的淬透性随碳的增高而增大,过共析钢的淬透性随碳的增高而减小。A对B错

判断题因为马氏体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而马氏体含碳量与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所以,奥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所组织的硬度也越高。A对B错

单选题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A淬火加热温度B马氏体中含碳景C淬火冷却速度

填空题钢淬火时所得马氏体的形态主要决定于其成分,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其碳的含量,马氏体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其()。

单选题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

判断题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A对B错

单选题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Ac1+30~50℃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A亚温淬火B等温淬火C完全淬火D不完全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