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基准程序A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秒,其中90秒为CPU时间,其余为I/O时间。若CPU速度提高50%,I/O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的时间是 秒。

假定基准程序A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秒,其中90秒为CPU时间,其余为I/O时间。若CPU速度提高50%,I/O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的时间是 秒。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相关考题:

假设某计算机CPU在一秒发出40个磁盘I/O请求,这些请求(为M/M/1队列)的时间间隔按指数分布,平均磁盘服务时间为20ms,则磁盘的平均利用率为(58),磁盘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为(59)ms。A.0.2B.0.4C.0.8D.1

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I/O操作时间、额外的主存开销等为代价的。()

对于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设备控制部件不中断CPU的当前处理过程B、当CPU向I/O部件发出命令后,转去做其他有用的工作C、当I/O部件准备好数据后通知CPU,再由CPU完成数据传输D、CPU不必反复测试寄存器状态,节约了时间

具有指令流水线功能的CPU其特点是__。A.提高CPU运行速度B.提高存储器存取速度C.提高I/O处理速度D.提高DMA传递速度

在主机应用层关于存储性能的报告里,下列哪个指标最重要?() A.I/O块大小和CPU繁忙程度B.I/O的响应时间和I/O队列C.CPU的繁忙程度和页面刷新率D.I/O块大小和数据延迟时间

设n为正整数。则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i=1;k=0; while(i A.O(1)B.O(nC.O(nlogn)D.O(n2)

在有一台处理机CPU和两台输入/输出设备I/O1和I/O2,且能够实现抢先式多任务并行工作的多道程序内,投入运行优先级由高到低的P1,P2,P3三个作业。它们使用设备的先后顺序和占用设备时间分别是:作业P1:I/O2(30毫秒) CPU(10毫秒) I/O1(30毫秒) CPU(10毫秒)作业P2:I/O1(20毫秒) CPU(20毫秒) I/O2(40毫秒)作业P3:CPU(30毫秒) I/O1(20毫秒)在对于其他辅助操作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的假设下,作业P1,P2,P3从投入到完成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21题)毫秒, (22题)毫秒和 (23题)毫秒。三个作业从投入运行到全部完成,CPU的利用率约为 (24题)%,:U01的利用率约为 (25题)%。假定在系统中仅有这三个作业投入运行,各设备的利用率指该设备的使用时间同作业进程全部完成所占用最长时间的比率。A.60B.67C.70D.78E.80

操作系统中利用缓冲技术实现设备的I/O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处理机与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减少对CPU的I/O中断次数B.使CPU可以从I/0操作中解脱出来,由缓冲区来实现相应操作C.由缓冲区中的一段程序来模拟I/O操作,使FO操作可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D.为I/O专门开辟一段内存区,别的程序不能访问该地址空间,提高了I/O访存速度

在现代微机的CPU中,都采用了指令的流水线结构,其特点是( )。A.提高存储器存取速度B.提高I/O处理速度C.提高DMA传输速度D.提高CPU运行速度

某单CPU的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抢占优先级的任务调度方案,且所有任务可以并行使用I/O通道。内存中有A1、A2两个任务,按照A1、A2的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I/O操作时间如表1-1所示。若调度程序的执行时间忽略不计,按多道程序运行方式完成这两个任务比按单道程序运行方式节省的时间是(26)。A.40msB.60msC.100msD.200ms

A、将CPU时间划分成许多小片,轮流为多个程序服务,这些小片称为“时间片”B、由于CPU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一般采用多任务处理C、正在CPU中运行的程序称为前台任务,处于等待状态的任务称为后台任务D、在单CPU环境下,多个程序在计算机中同时运行时,意味着它们宏观上同时运行,微观上由CPU轮流执行

在某单CPU的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可抢占优先级的任务调度方案,且所有任务可以并行使用I/O通道。内存中有A1、A2两个任务,按照A1、A2的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I/O操作时间见表1-1。若调度程序的执行时间忽略不计,按多道程序运行方式完成这两个任务比按单道运行方式节省的时间是(54)。A.40msB.60msC.100msD.200ms

对某系统进行监测后表明平均每个进程在I/O阻塞之前的运行时间为T。一次进程切换的系统开销时间为S。若采用时间片长度为Q的时向片轮转法,对下列各种情况算出CPU利用率。 1)Q=∞    2)Q>T    3)S<Q<T     4)Q=S    5)Q接近于0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足够的内存空间存放4道程序,这些程序有一半时间在空闲等待I/O操作。问多大比例的CPU时间被浪费掉了?

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引入缓冲的原因()。A、缓冲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蓄洪大响应时间的限制C、减少CPU对I/O控制的干预D、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当CPU与低速外设之间进行信息时,为避免等待外设准备好的状态而造成CPU的时间浪费,在计算机中普遍采用了()。A、程序传送方式B、中断传送方式C、DMA传送方式D、I/O处理机方式

现代CPU中,几乎都采用指令流水结构,其特点是()。A、提高存储器存取速度B、提高I/O处理速度C、提高DMA传输速度D、提高CPU运行速度

计算机上的日期,时间,硬盘信息等保存在()上。A、CMOS芯片B、I/O芯片C、显示器D、CPU

设有程序段 i=1; while (i=n) i=i*2; 上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A、O(n)B、O(log n)C、O( nlog n)D、O(n2)

具有指令流水线功能的CPU其特点是()A、提高CPU运行速度B、提高存储器的存取速度C、提高I/O处理速度D、提高DMA的传递速度

在计算机性能评测技术中,能相对客观的评估系统性能,更接近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的评估方法是()。A、使用Qaplus,Norton工具B、使用Benchmark(基准程序测试)方法C、测试CPU、磁盘I/O显示卡I/O,总性能D、使用iCOMP指数标准

三菱电机FX2-40MR基本单元,其输入/输出点数为24/16,用户程序为1000步基本指令,PLC运行时不连接上位计算机等外设。I/O扫描速度为0.03ms/8点,用户程序的扫描速度取0.74μs/步,自诊断所需时间设为0.96ms,试计算一个扫描周期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下面的叙述中,()不是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A、缓和CPU和I/O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和放宽对CPU响应时间的限制C、提高CPU和I/O设备间的并行性D、节省系统内存

PLC的扫面时间只与程序步数有关,与I/O点数、CPU类型等无关。

单选题下面的叙述中,()不是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A缓和CPU和I/O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和放宽对CPU响应时间的限制C提高CPU和I/O设备间的并行性D节省系统内存

问答题一个计算机系统有足够的内存空间存放4道程序,这些程序有一半时间在空闲等待I/O操作。问多大比例的CPU时间被浪费掉了?

多选题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引入缓冲的原因()。A缓冲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蓄洪大响应时间的限制C减少CPU对I/O控制的干预D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问答题三菱电机FX2-40MR基本单元,其输入/输出点数为24/16,用户程序为1000步基本指令,PLC运行时不连接上位计算机等外设。I/O扫描速度为0.03ms/8点,用户程序的扫描速度取0.74μs/步,自诊断所需时间设为0.96ms,试计算一个扫描周期所需的时间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