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thernet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中,X表示的是A.网段最大长度B.传输速率C.局域网名称D.传输方式

在Ethernet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中,X表示的是

A.网段最大长度

B.传输速率

C.局域网名称

D.传输方式


参考答案和解析
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0m

相关考题:

10Gbps Ethernet与10Mbps、100Mbps和1Gbps Ethernet采用了完全相同的Ⅰ. 帧格式Ⅱ.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协议Ⅲ. 物理层标准Ⅳ. 数据编码方法A.Ⅰ和ⅡB.Ⅰ、Ⅱ和ⅢC.Ⅱ和ⅣD.Ⅱ、Ⅲ和Ⅳ

在Fast Ethernet中,为了使物理层在实现100Mbps速率时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信号编码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MAC子层,100BASE-T标准定义了A.RS-498接口B.AUI接口C.介质专用接口MIID.USB接口

(17)关于1Gbps Gigabit Ethernet,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介质独立接口(MII)将MAC子层与物理层分隔B) IEEE 802.3z是Gigabit Ethernet的标准C)与传统的10Mbps以太网具有相同的组网方法D)每个比特发送速率由10Mbps的100ns降低到Ins

在 IEEE 802 LAN 标准中,只定义了以下哪两个层功能和实现方法( )?A、应用层和表示层B、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和传输层D、会话层和链路层

网络传输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编码在OSI体系中由()实现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

快速以太网标准在物理层定义了新的物理层标准【 】。

关于1Gbps Gigabit Etherne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介质独立接口(MII)将MAC子层与物理层分隔B.IEEE 802.3z是Gigabit Ethernet的标准C.与传统的10Mbps以太网具有相同的组网方法D.每个比特发送速率由10Mbps的100ns降低到1ns

以下关于以太网物理层协议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IEEE 802.3x Type-Y Name。其中,A.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GbpsB.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 mC.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D.Name表示局域网的名称

100Mbps Fast Ethernet与10 Mbps Ethernet工作原理的相同之处主要在(49)。A.介质访问控制方法B.物理层协议C.网络层D.发送时钟周期

Gigabit Ethernet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10Mbps Ethernet快100倍,但是它们然保留着和传统的Ethernet的相同的A.物理层协议B.帧格式C.网卡D.集线器

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IEEE 802.3 xType-y Name,下面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psB.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cmC.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D.Name表示局域网的名称

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IEEE802.3 x Type-y Name其中( )。A.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Gbit/sB.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mC.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D.Name表示局域网的名称

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 )。A.IEEE802.3 y Type-x NameB.IEEE802.3 x Type-y NameC.IEEE802.2 x Type-y NameD.IEEE802.2 y Type-x Name

在IEEE802标准系列中,规定今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准是()。 A.802.2B.802.3C.802.4D.802.5

网络传输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编码在OSI体系中由哪一层实现(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

关于IEEE802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由IEEE定义的城域网标准B、仅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C、在物理层需解决介质访问控制问题D、针对不同传输介质制定物理层标准

Ethernet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TokenB、RingTCP/IPC、X.25D、CSMA/CD

网络传输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编码在OSI体系中由()实现。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加密是()的功能。A、物理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在电缆型号的命名方法中,用途代号“YF”表示()电缆。

在电缆型号的命名方法中,内护套代号“L”表示()护套。

在Fast Ethernet中,为了使物理层在实现100Mbps速率时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信号编码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MAC子层,100BASE-T标准定义了()。A、RS-498接口B、AUI接口C、介质专用接口MIID、USB接口

在IEEE802标准系列中,规定今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准是()。A、802.2B、802.3C、802.4D、802.5

关于IEEE802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IEEE针对局域网定义的参考模型B、涉及的层次为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又称为MAC层D、IEEE802.2标准定义了Ethernet

在二层报文头中用PID来标识MPLS报文,关于PID不正确的是()。A、PID=0x8847表示Ethernet的MPLS单播报文B、PID=0x8848表示Ethernet的MPLS多播报文C、PID=0x8281表示PPP的MPLS单播报文D、PID=0x8282表示PPP的MPLS多播报文

单选题在二层报文头中用PID来标识MPLS报文,关于PID不正确的是()。APID=0x8847表示Ethernet的MPLS单播报文BPID=0x8848表示Ethernet的MPLS多播报文CPID=0x8281表示PPP的MPLS单播报文DPID=0x8282表示PPP的MPLS多播报文

单选题网络传输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编码在OSI体系中由()实现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

单选题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IEEE802.3xType-yName。以下关F以太网物理层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Gbit/sB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米C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DName表示局域网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