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不正确的是A.直接审阅所收集人健康记录表B.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设定范围或合法输入值C.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语言错误识别,可通过编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D.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E.只录入单份信息

如何识别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审阅所收集人健康记录表
B.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设定范围或合法输入值
C.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语言错误识别,可通过编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
D.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
E.只录入单份信息

参考解析

解析:直接审阅所收集人健康记录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设定范围或合法输入值,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语言错误识别,可通过编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在数据录入前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注意录入双份信息。

相关考题: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及()等 A.电话号码B.电子邮箱C.健康信息D.行踪信息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A.个人健康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B.个人基础信息、随访记录、健康体检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C.健康体检、随访记录、健康评价、健康指导D.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E.健康信息卡、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 )、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A、姓名B、出生日期C、身份证件号码D、生物识别信息

某健康管理机构对100名受检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电子信息化。提示:己知受检者的年龄范围在25~65岁,但在一份健康档案中的年龄却出现了13岁;某一份健康档案记录的性别的女性,但在疾病史中记录由前列腺疾病;有一份健康档案中所记录的心率为1200次/分。识别上述不合逻辑的信息方法包括A.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将年龄变量按升序排序,找出65岁者B.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的变量进行逻辑设计C.在数据录入完成后,找出所有患前列腺疾病的记录,然后将性别变量进行排序,找出性别为女性者D.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将年龄范围设置为≥25岁,且E.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如果为女性,将疾病史为前列腺疾病的情况自动跳转F.直接审阅每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表

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018年开始责任医生进家庭试点工作,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将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慢性病管理的工作重点。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现中出现20岁的患者,该清晰记录属于( )。A.低危信息B.不合逻辑信息C.危险信息D.错误信息E.基本信息

不合逻辑健康信息记录的识别的方法不包括( )A. 电脑自动识别B. 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差错识别C. 直接审阅所收集的健康记录表D. 设置合理的数据范围

不合逻辑健康信息记录的识别的方法包括( )A. 逻辑跳转B. 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差错识C. 直接审阅所收集的健康记录表D. 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进行逻辑设计E. 设置合理的数据范围

某市某社区,常住人口7414人,外来人口731人,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1191人(占16%),该社区有7名卫生服务人员(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2名助理医生和1名公共卫生人员),2014年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责任医生进家庭试点工作,并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如何识别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审阅所收集人健康记录表B.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设定范围或合法输入值C.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语言错误识别,可通过编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D.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E.只录入单份信息

某健康管理机构对100名受检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电子信息化。已知受检者的年龄范围在25~65岁,但在一份健康档案中的年龄却出现了11岁;某一份健康档案记录的性别为女性,但在疾病史中却记录有前列腺疾病;有一份健康档案中所记录的心率为900次/分。识别上述不合逻辑的信息方法包括A.在数据录入完成后,找出所有患前列腺疾病的记录,然后将性别变量进行排序,找出性别为女性者B.通过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C.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的变量进行逻辑设计D.直接审阅每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表E.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如果为女性,将疾病史为前列腺疾病的情况自动跳转F.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将年龄范围设置为≥25岁,且<66岁

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的识别方法包括A.尽量不要出错B.请他人检查数据C.直接审阅收集的健康记录表D.建立数据库时对变量进行逻辑设计E.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差错识别

一、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018年开始责任医生进家庭试点工作,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将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慢性病管理的工作重点。第2问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中出现20岁的患者,该清晰记录属于。A.低危信息B.不合逻辑信息C.危险信息D.错误信息E.基本信息

某健康管理师负责单位的资料的信息管理工作,单位负责人要求调查问卷信息采用双人独立录入法录入,该健康管理师发现第一份健康体检表中所记录的心率为1200次/分。该健康管理师发现的上述信息属于( )。A.不合逻辑信息B.疾病信息C.基本信息D.危险因素信息E.体检信息

一、某中学邀请临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师谢某对在校学生做“如何预防肥胖”的专题健康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们对肥胖这种平时容易忽视的亚健康疾病有了关注,对于它的危害及其对策也有所了解。第4问:为该受检者选用的健康信息记录表是A.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B.糖尿病管理随访表C.个人基本信息表D.高血压管理随访表E.健康体检信息记录表

某健康管理机构对100名受检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电子信息化。已知受检者的年龄范围在25~65岁,但在一份健康档案中的年龄却出现了11岁;某一份健康档案记录的性别为女性,但在疾病史中却记录有前列腺疾病;有一份健康档案中所记录的心率为900次/分。识别上述不合逻辑的信息方法包括A.在数据录入完成后,找出所有患前列腺疾病的记录,然后将性别变量进行排序,找出性别为女性者B.通过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找出不和逻辑的变量值C.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的变量进行逻辑设计D.直接审阅每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表E.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如果为女性,将疾病史为前列腺疾病的情况自动跳转F.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将年龄范围设置为≥25岁,且

不合逻辑健康信息记录的识别的方法包括( )A. 逻辑跳转B. 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差错识别C. 直接审阅所收集的健康记录表D. 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进行逻辑设计E. 设置合理的数据范围

健康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是()A、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专题健康或疾病调查记录B、卫生服务记录、户籍管理记录和健康体检记录C、居民健康档案D、居民健康档案和医院就诊记录E、健康体检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

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的识别方法包括()A、尽量不要出错B、请他人检查数据C、直接审阅收集的健康记录表D、建立数据库时对变量进行逻辑设计E、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差错识别

个人健康档案合订本的顺序的应是()A、个人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B、封面、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其他医疗记录C、封面、个人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其他医疗记录D、封面、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个人信息、其他医疗记录

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B、对疾病进行治疗C、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D、实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

某健康体检中心接诊一位赵女士,45岁,汉族,办公室工作,大专文化,身高160cm,体重65kg,血压 130/85mmHg。为了对赵女士进行健康管理,请为她制定 一个健康监测计划。收集上述赵女士的健康信息后,应如何识别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

某市某社区,常住人口7414人,外来人口731人。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1191人(占16%)。该社区有7名卫生服务人员(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2名助理医生和1名公共卫生人员)。2014年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责任 医生进家庭的试点工作,并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如何识别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

只读光盘是如何记录“0”、“1”信息的?信息又是如何读出?

单选题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B对疾病进行治疗C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D实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

单选题如何识别不合逻辑的健康信息记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审阅所收集的健康记录表B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变量设定范围或合法输入值C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应用计算机进行逻辑语言错误识别,可通过编写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D对录入人员进行培训E只录入单份信息

单选题假设在张女士的健康档案信息中,疾病史出现前列腺肥大的记录,识别该类信息的方法不包括(  )。A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进行逻辑设计B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进行逻辑跳转C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找出不合逻辑的变量值D直接审阅收集的健康信息E组织工作人员重新调查

单选题该健康管理师发现的上述信息属于(  )。A不合逻辑信息B疾病信息C基本信息D危险因素信息E体检信息

单选题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中出现15岁的患者,该信息记录属于(  )。A不合逻辑健康信息B基本信息C低危信息D错误信息E危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