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分类,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150%之间的公司,保监会将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 )。①限制股东分红②限制业务③停批分支机构④若存在重大偿付能力风险时,可以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采取必要监管措施A.①②B.①④C.③④D.④

根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分类,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150%之间的公司,保监会将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 )。

①限制股东分红

②限制业务

③停批分支机构

④若存在重大偿付能力风险时,可以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采取必要监管措施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④


相关考题:

所谓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于实际偿付能力额度除以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 )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可将该公司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关监管措施。A.30%B.50%C.70%D.100%

关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B、最低资本是保险公司为应对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依据保监会的规定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C、实际资本是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余额D、偿付能力监测是指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月度审查,并要求保险公司报送偿付能力报告

根据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分为三类,偿付能力充足率I类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A.80%B.90%C.100%D.150%

根据《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A、严重违法B、偿付能力低于150%;C、财务状况异常;D、中国保监会认为需要重点监管的其他情形。

下列关于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险公司内部偿付能力管理是保监会外部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B、偿付能力监管不是仅针对总公司的监管,还包括对分支机构的监管C、我国实行静态的偿付能力监管D、我国根据偿付能力状况对保险公司实施分类监管

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 )的公司,中国保监会可将该公司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A.100%B.70%C.30%D.50%

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到70%之间的公司,中国保监会可采取哪些措施()A.拍卖不良资产B.限制公司商业性广告C.责令办理再保险D.限制经营费用规模

按照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凡是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中国保监会将会采取( )等措施。

按照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督管理指标管理规定》,凡是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中国保监会将会采取( )等措施。

第9—12题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三支柱之一,中国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偿付能力监管,并于2003年初发布实施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简称1号令)。2008年7月10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8〕第1号)(简称《管理规定》),并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1号令同时废止。《管理规定》从偿付能力评估、报告、管理、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我国新时期偿付能力监管的纲领性文件。下表是×年×月×日甲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部分相关数据:×年×月×日 甲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表 (单位:万元)项目数值认可资产46000认可负债41000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3000偿付能力充足率9.《管理规定》首次引入了偿付能力充足率(即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它是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偿付能力充足率是我国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一个关键指标,这种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属于( )。A.固定比值模型B.风险资本模型C.动态分析模型D.欧盟偿付能力Ⅱ10.《管理规定》用“实际资本”一词替代了1号令中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一词。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甲公司的实际资本为( )万元。A.2000B.3000C.4000D.500011.偿付能力溢额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显示出保险公司偿还债务能力的大小。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甲公司的偿付能力溢额为( )万元。A.2000B.3000C.4000D.500012.《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建立了分类监管机制,明确提出了对于不同偿付能力状况的公司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依照其分类标准,上表中的甲公司偿付能力状况属于( )。A.不足类公司B.充足I类公司C.充足II类公司D.充足III类公司

第9—12题为套题: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三支柱之一,中国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偿付能力监管,并于2003年初发布实施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简称1号令)。2008年7月10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8〕第1号)(简称《管理规定》),并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1号令同时废止。《管理规定》从偿付能力评估、报告、管理、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我国新时期偿付能力监管的纲领性文件。下表是×年×月×日甲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部分相关数据: ×年×月×日 甲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数值 认可资产46000 认可负债41000 实际资本 最低资本 3000 偿付能力充足率 《管理规定》首次引入了偿付能力充足率(即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它是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偿付能力充足率是我国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一个关键指标,这种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属于( )。A.固定比值模型B.风险资本模型C.动态分析模型D.欧盟偿付能力Ⅱ

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法律法规,偿付能力充足Ⅰ类公司是指( )。A.偿付能力充足率在50%到80%之间的保险公司B.偿付能力充足率在80%到100%之间的保险公司C.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至150%之间的保险公司D.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0%的保险公司

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到70%之间的公司,中国保监会可采取哪些措施()A、拍卖不良资产B、限制公司商业性广告C、责令办理再保险D、限制经营费用规模

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应保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A、50%B、100%C、110%D、150%

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的4月15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报送经审计的年度偿付能力报告。

保险公司存在()等方面问题的,中国保监会可对其实行接管。A、实际偿付能力额度3年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B、实际偿付能力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50%C、被列为重点待查对象且财务状况继续恶化D、实际偿付能力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并未向中国保监会说明

根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分类,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150%之间的公司,保监会将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①限制股东分红②限制业务③停批分支机构④若存在重大偿付能力风险时,可以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采取必要监管措施A、①②B、①④C、③④D、④

根据保监会2003年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A、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B、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总资本额C、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总资本额D、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实际认可资产

根据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分为三类,偿付能力充足率I类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A、80%B、90%C、100%D、150%

根据保监会2003年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A、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B、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总资本额C、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总资本额D、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实际认可资产

单选题保险公司存在()等方面问题的,中国保监会可对其实行接管。A实际偿付能力额度3年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B实际偿付能力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50%C被列为重点待查对象且财务状况继续恶化D实际偿付能力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并未向中国保监会说明

判断题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的4月15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报送经审计的年度偿付能力报告。A对B错

单选题充足II类公司是指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保险公司。 ( )A低于100%B在100%到150%之间C低于150%D高于150%

单选题根据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分为三类,偿付能力充足率I类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A80%B90%C100%D150%

单选题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应保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A50%B100%C110%D150%

单选题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法律法规,偿付能力充足I类公司是指(  )。[2010年真题]A偿付能力充足率在50%到80%之间的保险公司B偿付能力充足率在80%到100%之间的保险公司C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至150%之间的保险公司D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0%的保险公司

单选题根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分类,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150%之间的公司,保监会将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①限制股东分红②限制业务③停批分支机构④若存在重大偿付能力风险时,可以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采取必要监管措施A①②B①④C③④D④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险公司内部偿付能力管理是保监会外部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B偿付能力监管不是仅针对总公司的监管,还包括对分支机构的监管C我国实行静态的偿付能力监管D我国根据偿付能力状况对保险公司实施分类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