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在拉力P作用下的圆柱销钉,则其头部的剪应力为( )。

图示在拉力P作用下的圆柱销钉,则其头部的剪应力为( )。




参考解析

解析:最主要是分析销钉的剪切面。由图可见,销钉所受轴向拉力P将在钉头内形成一个高度为H,直径为d的圆柱形剪切面。则A=πdH

相关考题:

已知轴两端作用外力偶转向相反、大小相等,如图示,其值为T。则该轴离开两端较远处横截面上剪应力的正确分布图是:A.图 a)B.图 b)C.图 c)D.图 d)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设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为: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应力D.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均质圆柱体重P,直径为D,置于两光滑的斜面上。设有图示方向力F作用,当圆柱不移动时,接触面2处的约束力大小为(  )。

已知图示杆件的许用拉应力[σ]=120MPa,许用剪应力[τ] = 9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40MPa,则杆件的许用拉力[P]等于:A. 18.8kNB. 67.86kNC. 117.6kND. 37.7kN

图示连接件,两端受拉力P作用,接头的挤压面积为:A. abB. cbC. lhD. lc

图示水平简支梁AB上,作用一对等值、反向、沿铅直向作用的力,其大小均为P,间距为h,梁的跨度为L,其自重不计。则支座A的反力FA 的大小和方向为:

图示结构受力P作用,杆重不计,则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

在图示系统中,绳DE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kN,杆重不计。则力P的最大值为:A. 5kNB. 10kNC. 15kND. 20kN

已知图示杆件的许用拉应力[σ]=120MPa,许用剪应力[τ] = 9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40MPa,则杆件的许用拉力[P]等于:A. 18.8kN B. 67.86kNC. 117.6kN D. 37.7kN

图示单元体中应力单位为MPa,则其最大剪应力为:A. 60B.-60C. 20D.-20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设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 为():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B.斜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应力 D.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图示正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截面模量为W ,在危险截面上,弯矩为M ,扭矩为Mn ,A 点处有最大正应力σ 和最大剪应力。若材料为低碳钢,则其强度条件为:

图示单元体中应力单位为MPa,则其最大剪应力为:A. 60 B.-60 C. 20 D.-20

图示圆柱销钉,其头部的剪应力τ为(  )。

图示连接件,两端受拉力P 作用,接头的挤压面积为:(A) ab (B) cb (C) lb (D) lc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 P 的作用,设斜截面 m-m 的面积为A,则σ = P / A为:(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应力(D)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图示为正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截面模量为W,在危险截面上,弯矩为M,扭矩为Mn,A点处有最大正应力σ和最大剪应力γ。若材料为低碳钢,则其强度条件为:

图示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M图,各杆EI=常数,则支座B处截面的转角为: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设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为: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应力D.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已知图示杆件的许用拉应力[σ] = 120MPa,许用剪应力[τ] = 9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40MPa,则杆件的许用拉力[P]等于:A. 18. 8kNB. 67. 86kNC. 117. 6kND. 37. 7kN

图示圆形截面杆发生扭转,则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为( )。A.B.C.D.

图示人字梯放置在光滑(忽略摩擦)地面上,顶端人体重量为P,关于绳子拉力与梯子和地面的夹角α、绳子位置h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A、α、h越大,绳子拉力越大 B、α、h越小,绳子拉力越大 C、α越大、h越小,绳子拉力越大 D、α越小、h越大,绳子拉力越大

在不对称载荷作用下,后机身横截面上的全部内力有()。A、剪力、弯矩和扭矩B、拉力和压力C、正应力和剪应力D、剪力和弯矩

任一单元体,以下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A、在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正应力为零B、在最小正应力作用面上,剪应力最大C、在最大正应力作用面上,剪应力为零D、在最小剪应力作用面上,正应力最大

单选题图5-1-7所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设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为(  )。[2008年真题]图5-1-7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应力D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填空题在б1,б2双轴应力状态下,其最大剪应力值为(),剪应力为正值时,则表示其为()时针扭动。

填空题在双轴应力状态下,其最大剪应力值为(б1-б2)/2,剪应力为正值时,则表示其为()时针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