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 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常用的治疗方法A.手术B.制酸治疗C.抗生素治疗D.铋剂E.联合治疗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 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A.手术
B.制酸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铋剂
E.联合治疗


参考解析

解析: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 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容 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也 较多。手术适应证为:①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 理无效时;②急性穿孔;③瘢痕性幽门梗阻;④内 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⑤胃溃疡疑有癌变。

相关考题:

十二指肠溃疡表现包括A、腹部似有物下坠,平卧时减轻B、上腹部可扪及强烈的主动脉搏动C、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D、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E、消瘦、乏力、胃部胀闷不舒,食后更甚

128 . 男性患者 , 经常餐后 3~4 小时时上腹不适 , 烧灼样痛 ,近两个月来频繁呕吐 , 体检见上腹部蠕动波 , 振水试验阳性 ,估计其呕吐物的性状应为A .黄绿色液体B .咖啡色样物C .血性呕吐物D .带粪臭味E. 酸酵食物

男性患者,经常餐后3~4小时时上腹不适,烧灼样痛,近两个 月来频繁呕吐,体检见上腹部蠕动波,振水试验阳性,估计其呕吐物 的性状应为A.黄绿色液体B.咖啡色样物C.血性呕吐物D.带粪臭味E.酸酵食物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角溃疡B.十二指肠球溃疡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D.幽门管溃疡E.胃体溃疡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生,不易用制酸剂控制,每于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可能的诊断为( )A、十二指肠球溃疡B、胃角溃疡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D、幽门溃疡E、胃体溃疡最常需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B、铋剂C、抗生素治疗D、制酸治疗E、联合治疗

男,54岁,肥胖,餐后反复发作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每次发作持续约1~2小时,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饱胀感。首选的检查方法是A.B超B.CTC.MRID.口服胆囊造影E.上消化道钡餐

(共用题干)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作,不易用酸剂控制,每次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角溃疡B.十二指肠球溃疡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D.幽门管溃疡E.胃体溃疡

患者,男性,30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五年,呕吐四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五年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不适,伴有返酸、嗳气,疼痛多于餐前发作,进食后或口服抗酸药物后腹痛可缓解,伴有夜间痛。后上腹痛反复发作,以冬春季节好发,曾在市内某医院就诊,查上消化道钡餐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未经内科正规治疗。近一年来腹痛发作较频繁,缓解期明显缩短。四天前进食后感上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有腐败酸臭味,无苦味,经应用解痉制酸药不缓解。每次呕吐量均较大,约为1000 ml左右,吐后上腹部饱胀稍缓解,被他人送入我院。发病来,无呕血、黑便,不发热,睡眠尚可。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00/60mmHg,脉搏100次/分,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貌,扶入病室,神清合作,言语清晰。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弹性消失,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部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上腹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胃区振水音(+)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5╳109/L、Hb90g/L X线钡餐检查:胃扩大,张力减低,24小时后胃内仍有钡剂存留。问:(1).你认为此病人的诊断是什么?(2).有何依据?(3).需和哪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4).提出治疗计划?

男性患者,经常餐后3~4小时上腹不适,烧灼样痛,近两个月来频繁呕吐,体检见上腹部蠕动波,振水试验阳性,估计其呕吐物的性状应为A.带粪臭味B.咖啡色样物C.黄绿色液体D.酸酵食物E.血性呕吐物

胃溃疡表现包括()A、腹部似有物下坠,平卧时减轻B、上腹部可扪及强烈的主动脉搏动C、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D、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E、消瘦、乏力、胃部胀闷不舒,食后更甚

下列哪项临床表现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 )A、上腹部疼痛,以夜间痛常见B、上腹部疼痛,餐后很快发生疼痛C、上腹部疼痛,伴有腹泻D、上腹部疼痛,且有呕吐,呕吐物含酸酵宿食E、慢性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

某男,58岁,胃痛反复发作,嗳气吞酸,食后胀痛更甚,痛连两胁,多在情志不舒时发作,苔薄白,脉弦。除足三里、内关、中脘外,应加用( )A、胃俞B、梁门C、太冲D、膈俞E、关元

男性,45岁。有胃病史10余年,近1年症状加剧,胃纳不佳就诊。胃镜检查见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在问诊时最有诊断价值的病史是()。A、上腹部痛无规律性B、饥饿痛为主,进食后缓解C、午夜痛为主D、痛往往发作于餐后0.5~1小时E、发作性剧痛

男性,45岁,有胃病史10余年。近1年症状加剧,胃纳不佳就诊。胃镜检查见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在问诊时最有诊断价值的病史是()A、上腹部痛无规律性B、饥饿痛为主,进食后缓解C、午夜痛为主D、痛往往发作于餐后0.5~1hE、发作性剧痛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生,不易用制酸剂控制,每于发作时频繁呕吐。此病的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十二指肠球溃疡B、胃角溃疡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D、幽门溃疡E、胃体溃疡

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生,不易用制酸剂控制,每于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常需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B、铋剂C、抗生素治疗D、制酸治疗E、联合治疗

单选题男性,45岁。有胃病史10余年,近1年症状加剧,胃纳不佳就诊。胃镜检查见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在问诊时最有诊断价值的病史是()A上腹部痛无规律性B饥饿痛为主,进食后缓解C午夜痛为主D痛往往发作于餐后0.5-1小时E发作性剧痛

单选题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生,不易用制酸剂控制,每于发作时频繁呕吐。最常需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B铋剂C抗生素治疗D制酸治疗E联合治疗

单选题患者,男,56岁。胃痛反复发作,嗳气吞酸,食后胀痛更甚,痛连两胁,多在情志不舒时发作,苔薄白,脉弦。除足三里、内关、中脘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膈俞B梁门C太冲D胃俞E关元

单选题某男,58岁,胃痛反复发作,嗳气吞酸,食后胀痛更甚,痛连两胁,多在情志不舒时发作,苔薄白,脉弦。除足三里、内关、中脘外,应加用(  )。A胃俞B梁门C太冲D膈俞E关元

单选题男性,56岁,反复上腹部痛,多在餐后很快发生,不易用制酸剂控制,每于发作时频繁呕吐。此病的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十二指肠球溃疡B胃角溃疡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D幽门溃疡E胃体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