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称为()。(2011-05)A:抽象化他人B:重要他人C:概括化他人D:一般他人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称为()。(2011-05)

A:抽象化他人
B:重要他人
C:概括化他人
D:一般他人

参考解析

解析:中国人重视的他人是“重要他人”,不太在乎对自己关系不大的人的看法,而西方人重视的他人是“概括化他人”也就是所有人对自己都产生影响。人情和面子是中国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面子是社会化产物,是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方面。

相关考题:

由于心理咨询师在价值观上的偏见而形成的咨询关系不匹配属于( )。单选A. 忌讳型B. 冲突型C. 欠缺型D. 敏感型

按照韦氏智商分级标准,智力平常IQ 值范围是( )单选A. 80—119B. 85—115C. 90—109D. 70—129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 (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 (D)智慧、贤明品质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无业。案例介绍:求助者兴趣广泛,两年前大学毕业,找了几家单位都不理想,不是路远,就是挣得少,索性在家上网、玩游戏,自得其乐。但其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近一年经常批评指责他。求助者也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应该自食其力,但又觉得上班太辛苦。两月前在网上结识了一女孩,双方互有好感,开始见面约会,花销明显增加。求助者跟父母要钱。父母明确指出,需要自己挣钱生活、谈恋爱。求助者很不满,觉得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父母还这么小气。经常与父母吵架,后来搬到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房子去住。半月来因缺钱,向父母索要未果。不知如何是好,搬回去没有面子,不搬回去又没钱生活,为此非常苦恼。像变了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说话,吃不好,喝不好,和女朋友矛盾重重,大吵一架后分手。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曾是开朗活泼的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娇生惯养。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是(  )。A.内心苦恼B.家庭矛盾C.内心冲突D.恋爱失败

案例五:下面是某求助者 EPQ 的测验结果:多选: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求助者为()。A. 典型内向型B. 渴望刺激和冒险C. 难以适应外部环境D. 多血质气质类型

一般资料:来访者,女,17岁,高二学生,肤色白净、体态正常,家中独女,父母为私营企业主,父母均为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来访者主诉:马上又要考试了,不想读书,又怕父母失望;不想看书,也没什么精神,干什么都没有兴趣,觉得自己没用。早上醒来时最难受,晚上好一点。总觉得压力很大,晚上睡不着,早晨很早就醒了,吃东西也没胃口。来访者自述:从小随父母生活,因其父母深感文化水平低,在社会上做事十分艰难,故对她管教很严,对其学习成绩的要求甚高。因经济条件较好,物质生活十分优越。来访者从小表现温顺乖巧,比较胆小,已经习惯按照父母指定的轨道来生活,很少自己拿主意。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不足80分,被父母责骂并撕毁了试卷。进入初中以后,来访者开始了寄宿。刚开始生活极不适应,时常哭泣,但不敢向父母提起,害怕受到责备。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好转。父母每逢周末来看望她,总是提着大包、小包的零食,但是除了学习,很少提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并且时常打电话给各位课任老师,问其学习方面的情况。初一学习成绩还不错.初二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因受凉而感冒,第二天拖着乏力的身躯来到考场,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很熟练的知识也想不起来,当时心慌意乱,浑身是汗,勉强交了卷,结果可想而知。事后父母知道她生病,也没怎么说她,但从此以后,只要听老师说明天要考试,她就觉得心慌、焦急,到了晚上很难入睡,情况越来越差,成绩不断下降,也因此不愿与同学交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初中毕业后勉强进入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成绩比录取分数线差不多低20分,父母出了好几万元的赞助费),由于这一点,觉得很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没有什么朋友。她更觉得对不起父母,暗暗下决心调整自己,刻苦学习,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由于重点学校高手云集,加之基础不扎实,她的成绩一直上不去,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其他的事也提不起精神,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的心情日益加重。经常思考“考不好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近来情况越来越严重,离期中考试还有一个月,她就非常紧张,晚上要到12点以后才能勉强入睡,早晨三四点钟就醒了,觉得很痛苦。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咨询师观察:内向,忧郁,无精打采,交谈过程中时常哭泣,手在不停地绞动。父母主诉:在老师的建议下陪同女儿前来咨询,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古怪,在学校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回到家中,跟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断下降,不能问她学习的情况,一问就哭。心理测验结果:1.EPQ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40分;P,57分;N,65分。2.SAS测验结果:总分603.SDS测验结果:总分754.SCL-90:焦虑:2.8,抑郁,3.5;敌对,1.8,恐怖,2.2;偏执,1.6;躯体化,2.2;人际敏感,2.1;精神病性,1.4。经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访者已摆脱了情绪低落,能够以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在咨询过程,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20分)

中程心理咨询的时间范围是(  )。A.1~3个月B.6~12个月C.3~6个月D.12个月以上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军人案例介绍:求助者为军队科研人员,硕士学位。一个月前,因科研课题问题与领导发生冲突,领导让他写检查,并说他想法幼稚。求助者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自己的主张也没错,不想写检查。以前也曾经有过类似事情。觉得领导太霸道,自己无法与之相处,又无解决办法。好心的同事都劝他不要和领导较真。求助者心情烦躁,情绪较为低落,经常失眠、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吃饭不香,无心工作,不想上班。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于军人家庭,性格内向,从小懂事,聪明好学,做事追求完美。毕业时因成绩优秀被部队选中。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要了解的资料包括( )。A:既往睡眠情况 B:对课题的看法C:家庭经济状况 D:对领导的看法

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  )。多选A.说谎分数原始分超过22分,答卷无效B.该求助者可能有人格异常C.测验结果支持偏执型精神病的临床诊断D.可能表现为强迫思维、紧张、焦虑

案例七(与案例六为同一案例的不同阶段):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刚才您讲到本想利用父亲生日来调解父母和哥哥的矛盾,但由于您哥哥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您受到了父亲的埋怨,感觉很伤心、很后悔,身体也不舒服,是吧?求助者:是,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父亲埋怨我多事儿,找个话题就唠叨我几句,说我如果会办事,当初就不至于离婚。我现在也感觉我做人确实挺失败的,离婚前老公(前夫)就曾经说不该和我结婚。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那以后您哥哥和您联系过吗?您父母也没再想和他联系吗?他们当初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求助者:(沉默)……说实话,我那时候刚离婚不久,心里很乱,没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沉默)……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他也不能几年都不露面,甚至连个电话也不打;去年我爸生病,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白天还要上班;事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是说“你辛苦了”。作为儿子,父亲得病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孝顺了吧!我父母做事也够绝,2年了,不但不理儿子、儿媳,孙子的事也从不过问。这两年我侄子过生日,都是我买了礼物去看他,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心理咨询师: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求助者:我心里难受,憋屈。我平时夹在他们中间,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而且我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他们对过去的事应该能够想开一点了;父亲七十大寿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个机会我认为把握得也非常好。但是我哥找了个出国旅游的借口,还是不想回家。鬼知道他们一家是不是真的去旅游了。现在这事办砸了,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合。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心理咨询师:那么您认为您现在的情绪是父母和哥哥造成的?求助者:应该是吧,至少大部分是,还有可能就是我自己确实能力差吧。心理咨询师:您刚才所讲,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造成您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您觉得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对所遇到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您刚才所提到的诱发事件是A,事件之后您产生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是结果C,但是A并不是造成C的直接原因,而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B才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比如您后悔自己多事儿,感觉父亲也埋怨您多事,但您刚才提到,您在给哥哥打电话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待在您的身旁,而且没有阻止您给哥哥打电话,这说明他们对儿子回家团聚是有期待的。作为女儿,您在这件事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能不能成功,不是您所能决定的。求助者:听您这么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您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您接着给我分析吧!心理咨询师: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咱们一步一步地进行。求助者在对话过程中两次出现沉默,其类型可能是( )。单选A. 情绪型B. 思考型 C. 茫然型D. 怀疑型